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可致死致残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常伴有高颅压、意识障碍、脑水肿、癫痫等症状。颅脑损伤患者一旦发生颅内感染治疗时间长,临床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高达30%-70%。随着抗菌药物于临床广泛采用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率有持续上升趋势,且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耐药性均在逐步提升,此种方式也极大降低了开颅手术颅内感染预防、治疗效率。多数患者术后常采用抗菌药物降低感染,因此细菌培养过程中,阴性率较高,选取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时较为困难。对临床疑似感染患者可要尽快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且要选取可通过有效血脑屏障类药物。现阶段多采用三代头孢菌素、美罗培南治疗。合并有厌氧均感染患者则可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治疗成功治疗颅内感染通常需抗生素联合腰池引流或外科引流。
抗生素治疗根据颅内感染的可能来源和可能涉及的病原体,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这些抗生素包括:青霉素G可覆盖大部分口腔菌群,包括需氧和厌氧链球菌。然而,产青霉素酶厌氧菌[例如,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fragilis)、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某些种及其他细菌]的出现是青霉素疗法的一个潜在限制因素。甲硝唑容易进入颅内感染,研究发现其病灶内浓度可达40μg/mL。该药对许多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但对于包括微需氧链球菌在内的需氧菌无效。鉴于甲硝唑可在病灶内达到很高的浓度且厌氧菌致病的概率较高,许多专家推荐,对大多数颅内感染患者使用甲硝唑联合另一种药物进行治疗。头孢曲松不仅可覆盖大多数需氧和微需氧链球菌(可代替青霉素),也可覆盖许多肠杆菌科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可引起颅内感染,尤其是在耳部或鼻窦慢性感染时或穿通伤后。头孢噻肟的抑菌范围与之相似。当神经外科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或在脓液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时,应使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或美罗培南。当穿透性头部外伤或颅骨切开术后出现颅内感染,或证实有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菌血症时,应使用苯唑西林、萘夫西林或万古霉素。对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医院相关感染患者及在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常见的社区中的患者,尤其应考虑在获得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之前使用万古霉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红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及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应用于治疗颅内感染,因为药物即使高浓度下也不能穿过血脑屏障。
对于不动杆菌,常采用替加环素治疗,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型甘氨酰环素,其化学结构与四环素类似,通过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断转运核糖核酸(tRNA)进入核糖体A部位,阻滞氨基酸残基形成肽链,最终导致蛋白翻译过程受阻,达到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增殖的作用。虽然替加环素对多种耐药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其表观分布容积大,导致其血药浓度较低,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差。KimBN等研究认为,替加环素不能用于治疗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脑膜炎的治疗。但是,替加环素的抗耐药活性较强,且在炎症状态下主要负责将上皮细胞分开从而产生细微间隙来促进物质通过的miR-分子水平升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增加。因此,仍有部分研究者将替加环素用于颅内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年,Tutuncu报道了2例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的患者,l例为车祸致椎骨骨折的48岁男性患者,出院后因发热、头痛再次入院,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常规治疗。脑脊液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予奈替米星mg/d治疗方案。3d后药敏结果示细菌只对替加环素(MICng/ml)和奈替米星敏感,停用万古霉素加用替加环素mg(负荷剂量),50mg(维持剂量)q12h。奈替米星和美罗培南持续用药14d,替加环素持续用药21d,痊愈出院。
经验性治疗根据推测的颅内感染来源和革兰染色结果来制定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案。以下推荐的抗生素剂量针对的是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必须降低许多方案中的药物剂量。对于来源于口腔、耳部或鼻窦(如:慢性耳炎或乳突炎,其颅内感染部位通常在颞叶或小脑;或是额窦炎或筛窦炎,其颅内感染部位通常在额叶)的颅内感染患者,推荐治疗方案为甲硝唑[负荷剂量15mg/kg(通常为1g),静脉给药。疑似口腔源性感染者,加用青霉素G(-2万U/d,分6次等量静脉给药)。
疑似鼻窦或耳源性感染者,加用头孢曲松(一次2g,静脉给药,每12小时1次)或头孢噻肟(一次2g,静脉给药,每4-6小时1次)。
血行播散导致的颅内感染患者,治疗方案为万古霉素(一次15-20mg/kg,静脉给药,每8-12小时1次,每次剂量不超过2g),以经验性覆盖MRSA。若药敏试验显示存在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应使用苯唑西林(一次2g,静脉给药,每4小时1次)替代万古霉素。在不能确定细菌学的情况下,可加用甲硝唑和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作为初始经验性用药。
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治疗方案为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一次2g,静脉给药,每8小时1次)或美罗培南(一次2g,静脉给药,每8小时1次)。若美罗培南不可用,可将亚胺培南(一次mg或1g,静脉给药,每6小时1次)作为替代性选择。若两者皆可用,优选美罗培南,因为亚胺培南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若药敏试验显示存在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应用萘夫西林(一次2g,静脉给药,每4小时1次)或苯唑西林(一次2g,静脉给药,每4小时1次)来替代万古霉素。
穿透性外伤引起的颅内感染,治疗方案为万古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一次2g,静脉给药,每4-6小时1次)。若药敏试验显示存在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萘夫西林(一次2g,静脉给药,每4小时1次)或苯唑西林(一次2g,静脉给药,每4小时1次)来替代万古霉素。若鼻旁窦受累,加用甲硝唑[负荷剂量15mg/kg(通常为1g),而后为7.5mg/kg,静脉给药,每8小时1次]。
来源不明的颅内感染,治疗方案为万古霉素,联合头孢曲松(一次2g,静脉给药,每12小时1次)或头孢噻肟(一次2g,静脉给药,每4-6小时1次),联合甲硝唑负荷剂量15mg/kg(通常为1g),静脉给药。
MRSAMRSA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当怀疑或证实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采用万古霉素进行初始治疗。若药敏试验证实为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方案应改为萘夫西林或苯唑西林。若病原菌为MRSA,则应继续使用万古霉素,并调整剂量,使血清谷浓度达到15-20μg/mL。万古霉素的一个显著缺点是其不易渗透进入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万古霉素在非炎性脑膜和炎性脑膜的脑脊液中的浓度分别仅大约为血清浓度的1%和5%。由于无论是否存在脑膜炎,利福平均可在脑脊液中达到杀菌浓度,故可在万古霉素的基础上加用该药(mg,口服,一日1次;或-mg,一日2次),但支持这一用法的研究资料极少。根据针对MRSA所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感染患者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万古霉素的替代选择包括利奈唑胺(一次mg,静脉给药或口服,一日2次)、复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组分为5mg/kg,静脉给药,每8-12小时1次)和达托霉素(6mg/kg,静脉给药,一日1次)。关于这些方案治疗MRSA所致CNS感染疗效研究资料尚不足,但当万古霉素不可用或无效时,这些药物是合理的替代选择。
治疗时长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的疗程较长,通常为4-8周。由于尚未进行过相关的临床试验,故该推荐意见是从回顾性研究中得出的。英国指南推荐,若颅内感染已行引流或切除,则使用4-6周的抗生素;若颅内感染未引流,则使用6-8周抗生素。据一项回顾性研究报道,抗生素治疗短于3周的患者出现了颅内感染复发。在一项纳入了颅内感染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治疗的中位时长为62日。应根据对临床病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随访评估来确定治疗时长;应持续给予抗生素治疗,直到出现良好的临床反应且影像学检查结果大幅改善。计算机断层扫描(乌鲁木齐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