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故事这个国庆假期,有点累

△假期对于多数医务人员来说形同虚设。图为国庆期间的医生办公室,没有一位医生因假期而“缺席”

盘点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不少医务人员给出了两个字:“忙碌”。的确,医院国庆诊疗人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假期门急诊患者人次,住院患者人次,抢救患者人次,手术患者61人次,较去年均明显上升。

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因饮食不节制引起的消化道疾病逐渐减少,假期里仅收治了2名胰腺炎患者。但随着人口老龄化,慢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居多,二病区7日住院患者突破60人。据神经内科主任祝小燕介绍,这个季节还不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要为接下来的住院高峰提前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因车祸导致颅脑外伤、骨折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十病区7天收治了42名患者,成为假日期间累计收治患者最多的病区;九病区7天收治了14名脑外伤患者,其中7人做了开颅手术。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刚出大学校门、又尚未成家的“新扬中人”。他们为了追逐梦想,毕业后便来到扬中,由于工作忙,一年里难得有假期回老家。为了让他们与家人团聚,科主任、护士长主动放弃休息,带头值班。据不完全统计,7天假期里,全院几乎所有科主任、护士长都参与了科室值班,累计余人次。

十区:7天收治42名患者

10月10日,外科病区还延续着“十一”假期的忙碌。“一个字‘忙’。”在十病区等待了将近半个小时后,外科主任耿兴荣简单的一个“忙”字,便把我“打发”了。因为,他实在抽不开身。我示意他坐下来谈谈国庆期间科室的情况。耿主任说不行,他要站在走廊里等待刚去检查的患者。

“7天共收治了42名患者,做了9台手术,除3日、5日出院患者多之外,每天住院人数都在60人以上,而我们的核定床位只有49张,所以一直在加床。”翻开患者入院登记本,十病区护士长王允琴对科室情况如数家珍。因为,为了保证科室成员每人都能休息3天,她与其他科室护士长一样带头顶班。

“我们护士很忙,同样忙碌的还有他们医生。”说着,王允琴指指对面医生办公室。办公室里,胸外科医生高杰正埋头忙碌着。“这个长假过得比平时更累,仅我一个人,就收治了19名患者,做了5台手术。我与包丽娟(八病区护士长)同时休息的仅1日下午半天,根本没时间带孩子出去玩。”作为双职工的他,或许更能体会因忙碌照顾不到家庭、孩子的那份无奈。

九区:一晚上3台脑外伤手术

“1日有13名患者出院,看到稍微空闲点的病房,大家还暗自窃喜,心想能过一个安稳的假期了。谁知道,好景不长,1日晚上便入院了4名患者,阑尾炎、胆囊炎、消化道穿孔、颅脑外伤,都是需要立即手术的急症患者。6日晚上最忙碌,一晚上做了3台脑外伤手术。”护士长葛振萍嘴里说着,手头还要忙着准备患者的出院材料。

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我实在不忍心打扰她,顺道走到医生办公室,正好遇到6日晚上的值班医生——脑外科医生刘进来。小小年纪,却一脸的憔悴,头发蓬乱。“值班表上虽然只排了一天班,但我天天上班,甚至还要加班。我们夫妻两都是医生,又是外地人,孩子又小,真的抽不出时间来理发。”说话的间隙,又来了一位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他的上级医生王笃前已经在为下一台脑外伤手术做准备了。“7天假期,我们这一组一共做了5台手术,6日晚上做了2台。由于脑外伤患者病情变化快,手术时间长,6日晚上的第3台脑外伤手术与第2台时间上有冲突,不得已请来了另一组医生帮忙。”

说到6日晚上的第3台脑外伤手术,脑外科主任医师、医务科科长徐勇仍印象深刻。“当时患者病情很重,颅内多处出血。手术从凌晨开始,等我7日清晨接到电话赶到手术室时,我们的林爱民主任、刘佳琪医生早已筋疲力尽。患者术中复查CT的间隙,林主任直接躺在了手术室地上。”庆幸的是,经过医务人员8个小时的抢救,该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在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量巨大。与医生一样忙碌的还有九病区的护士们。护士长葛振萍随叫随到,她告诉我,7天医院。“从未有过的忙碌,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护士杨纪美因额窦炎已打了一周点滴,但没请过一天假,白天挂水,晚上值夜班,白天上班,晚上打点滴。”说起身边并肩作战的姐妹们,葛振萍满是感动与感激。

手术、供应室:麻醉师奋战28小时后累倒

手术讲究的是团队协作,由医生、麻醉师、护士共同完成。手术科室忙而不乱的背后是其他相关科室的鼎力相助。7天长假,手术室共做了61台手术,仅6日一天,就做了13台手术。当天的值班麻醉师冯庆华,在连续工作了28小时候后累倒了。由于全麻患者,中途不能更换麻醉师,冯医生吸着氧气,坚持完成了剩下的手术。同样,20多小时没合眼的还有当日的值班护士张玉、陆小莉。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6天,已是深夜十点多了,在科室加班的消毒员陈师傅刚走到自家的楼梯口,突然口袋内手机又响了,‘陈师傅,骨科有一名患者急诊手术需手术器械,麻烦你还要来科室一趟。’‘知道了,马上过来。’接完电话,没来得及上楼喝口水暖暖身子,他又冲到茫茫夜色中匆匆忙忙向科室赶去……”供应室护士长王春娥在她的日记里如实记录着假期内的点滴。她口中的陈师傅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职工,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岗位,但瘦弱的他为了让患者尽早手术,夜医院赶。

△10月7日凌晨,麻醉师冯庆华在连续工作了20度小时候,身体极度不适,带着氧气面罩坚持做完手术

产科:有惊无险母子平安

2日凌晨4点,妇产科主任郭红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郭主任,科室来了一位孕妇,怀孕31周,宫口已开8公分,胎膜未破,隔着胎膜摸不清先露,不知道是手还是足。”接到电话后,郭主任便冲进了朦胧的夜色中。

与每次急会诊一样,医院的路上,郭主任便思考着产妇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应对的办法。“不足月”、“宫口开大”、“先露手足”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怀孕31周,距足月还差两个多月,新生儿出生后成活率很低;先露若是手,待宫口开全后,接生要将手伸入宫腔做内倒转才能娩出胎儿,胎儿十分危险;先露若是足,胎膜随时可能破裂,一旦破裂,脐带随羊水脱出,若不能及时娩出胎儿,胎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很快到了产科病房,值班医生、专业组组长、助产师及儿科医生都已赶到产房,助产师用一块治疗巾堵住阴道口,值班医生指导孕妇用力屏气让宫口扩张开全。郭主任检查了产妇的腹部后,判定胎儿先露的是足。情况危急,立即与产妇及家属沟通。产妇是外地人,丈夫还在老家,仅婆婆一人在场,不会普通话又不懂方言,在产妇的“翻译”下,与她们两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取得了她们的理解。

清晨5时13分,产妇胎膜破裂,露出两只小脚,立即牵出小脚,5时15分一男婴呱呱坠地。由于早产,出于安全考虑,在儿科医生的帮助下,新医院保养。如今母子平安。

据了解,与这位“着急”的小宝宝一样赶着国庆出生的,还有其他27位小宝宝。他们都想早点来到父母身边,沾沾节日的喜气。

骨科:假后首个工作日收到患者锦旗

8日上午,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68岁的蒋先生将一面绣有“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热情细心服务周到”的锦旗,送到医生办公室,感谢骨科医师龚波和全体医护人员。

原来,20几天前,蒋先生因“左小腿碾压伤”医院急救。入院时,蒋先生左侧小腿从膝关节撕裂至内踝处,整个小腿皮肤软组织大面积潜行剥脱,“快要下班时,患者被送来。当时患者左腿受伤严重,可以用血肉模糊形容。”虽然相隔数日,蒋先生的主治医师龚波至今还记忆犹新。“伤口很大,伤口内血管、神经、肌腱清晰可见,而且部分已经断裂,胫骨断裂。”

在完善了相关检查后,蒋先生很快被推进了手术室。虽然手术成功,但由于撕脱的皮肤受损面积大、受损严重,术后极易发生坏死。经过八病区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庆幸的是,担心没有成为现实,蒋先生顺利康复。这不,为表达谢意,他托人特地绣制了一面锦旗。

△10月8日,蒋先生向骨科医务人员赠送锦旗

院部:制定预案加强督查

回望今年的“十一”长假,虽然忙碌,但全院干部职工牺牲休息、放弃团聚换来了诊疗环境的井然有序。

为确保假期安全,9月28日晚,由副院长瞿彩平担任总指挥,办公室、督查办、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总务科等联合进行了意外灾害事故应急能力演练,演练主要涉及院内会诊的及时性,备班及科室负责人通迅是否畅通、到位是否及时,临床医务人员的急诊处理能力,各类调度是否科学合理,后勤保障能力等内容。通过此次应急演练,及时纠正各环节存在的不足,医院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能力。

“十一”长假期间,医院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督查工作。每天都由一名院领导带队,督查办、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总务科等部门参与,对医疗安全、病历书写、药品及一次性耗材安全、医院后勤系统及部分医技科室安全、秩序状况等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隐患做到督查与整改同步,医院各项工作规范、安全、有序地运行。

△10月6日,院长朱阳春带领职能科室负责人督查假日期间新病人病历书写完成情况、手术病人术后记录完成情况、交接班情况、门诊处方检查、危急值报告、在岗在位、值周记录等

为表示感激,8日上午,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院长朱阳春、副院长蒋纪祥带领两办、医务科、护理部、督查办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慰问了二病区、九病区、十病区等忙碌科室的医务人员代表,并向他们赠送了“爱岗敬业”流动红旗,勉励他们一如既往地立足本职岗位,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健康。

△10月8日,长假后第一天,院长朱阳春带着流动红旗慰问十病区医务人员

来源:扬中医院

投稿:yzry_xc

.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jiangshop.com/yzyy/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