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末彻底治愈反复发作迁延而致,可单侧或单窦发病,但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也极常见。
慢性鼻窦炎在中医学中属“鼻渊”范畴。
一、病因病理
(一)西医观点
本病病因和致病菌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相似。变应性体质与本病关系甚为密切。本病亦可慢性起病(如牙源性上颌窦炎)。
病理方面,粘膜病理改变表现为水肿、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上皮纤毛脱落或鳞状化生以及息肉样变,若分泌腺管阻塞,则可发生囊性改变。亦可出现骨膜增厚或骨质被吸收,后者可致窦壁骨质疏松或变薄。此外,粘膜亦可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血管阻塞和腺体萎缩,进而粘膜萎缩。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可分为水肿浸润、浸润型和浸润纤维型。
(二)中医观点
慢性鼻窦炎临床常见脾胃湿热、肺虚邪滞两个证型。脾胃湿热者多因饮食不节,内生湿热,与外邪相合,湿热之邪循足阳明胃经上蒸,停滞鼻窦而为病;或因肺气不足,卫表不固,外邪人侵鼻部不能外解,邪气结聚窦腔经久不愈。此病经年累月则耗伤气血及阴精,出现他脏受累的各种症候。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全身症状:轻重不等,有时则无。较常见为精神不振、倦怠、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
集中等。
2.局部症状
(1)流脓涕:鼻涕量多,为粘脓性或脓性。前组鼻窦炎者,鼻涕易从前鼻孔擤出;后组鼻窦炎者,鼻涕多经后鼻孔流入咽部;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鼻涕常有腐臭味。
(2)鼻塞:因鼻粘膜肿胀、鼻甲粘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或鼻内分泌物较多所致。
(3)头痛:可有可无。一般表现为钝痛和闷痛,不如急性鼻窦炎严重,乃因细菌毒素吸收所致的脓毒性头痛,或因窦口阻塞、窦内空气被吸收而引起的真空性头痛。本病之头痛常有下列特点:
①伴随鼻塞、流脓涕和嗅觉减退等症状。②多有时间性或固定部位,多数白天重、夜间轻,且常为一侧,如为双侧者必有一侧较重;前组鼻窦炎者多在前额部痛,后者鼻窦炎者多在枕部痛。③休息,滴鼻药、改善引流、鼻腔通气后头痛减轻;咳嗽、低头位或用力时因头部静脉压升高而使头痛加重;吸烟、饮酒和情绪激动时头痛亦加重。
(4)嗅觉减退或消失:因脓涕阻塞嗅裂或鼻粘膜肿胀、肥厚或嗅器变性所致,多属暂时性,少数为永久性。
(二)体证
鼻腔检查:鼻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变窄、粘膜水肿或有息肉。
前组鼻窦炎者脓液位于中鼻道,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上颌窦炎者脓液一般在中鼻道后下段,并可沿下鼻甲表面下流而积蓄于鼻底和下鼻道.额窦炎者脓液多自中鼻道前段下流。后组鼻窦炎者脓液位于嗅裂,或下流积蓄于鼻腔后段或流入鼻咽部。怀疑鼻窦炎但检查未见鼻道有脓液者,可用1%麻黄素收缩鼻粘膜并作体位引流后,复作上述检查。
口腔和咽部检查:牙源性上颌窦炎同侧上列第二双尖牙或第一,第二磨牙可能存在病变,后组鼻窦炎者咽后壁可能见到脓液或干痂附着。
(三)常见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并发症较少,主要并发症有球后视神经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
三、中医辨证
1.脾胃湿热
鼻塞,头痛,涕黄浊,或伴有胃脘嘈杂,胀满不适,口渴,齿龈红肿,暖气酸腐,便秘。
2.肺虚邪滞
鼻流浊涕,鼻塞较重,遇冷症状加重,伴有头昏,头痛,气短乏力,咳嗽痰白。
最后专家提醒:鼻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它在发病时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且鼻炎所导致的其他并发症还有肺气肿、肺心病、哮喘、中耳炎、脑膜炎等,其中约九成的鼻咽癌更是由于鼻炎恶化所致,因此及时治疗尤为关键。如您有鼻炎症状、治疗等问题,可以拨打下面的“咨询热线”,我们的在线鼻科医生将为您提供详尽的咨询服务。咨询
tyler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