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咽新生物鼻咽癌

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基本信息:患者廖锦财,男,73y,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

主诉:发现右侧颈部肿物1月余,涕血20天

现病史:患者诉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颈部肿物,无明显疼痛,无发热、咽痛、咳嗽,无鼻塞、流涕等不适,当时未予重视及治疗,右侧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2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涕中带血,量少,色鲜红,可自行止血,伴右耳堵塞感,偶有嗡嗡样低频耳鸣,无明显听力下降,无鼻塞、流涕、头痛,无复视、视力改变病史,症状持续,到顺德妇幼保健院行鼻咽CT检查提示NPC可能性大,双侧上颌窦、筛窦炎,右侧中耳乳突炎,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拟“鼻咽癌”收入我科。自患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胃纳尚可,二便正常。近一月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

年在我院行“右上肺叶袖状切除术+气管成形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诊断为右上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T3N0M0ⅡB期);

年03月29日于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肿物”符合中分化腺癌;免疫组化:CDX2(+),p53(+),Ki-67(60%+),TOP-Ⅱ(+++),P-gp(+++),GST-π(+)。

年07月11日在我科住院复查时因“结肠多发息肉”行肠镜下切除;病理活检提示:“降结肠活检”腺瘤性息肉。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专科体查:

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触诊未触及异常包

块。双侧外耳道见油性耵聍栓塞,鼓膜未能窥及。双侧鼻腔粘膜无充血,双侧下鼻甲肿大,鼻中隔无明显偏曲;双侧中、总鼻道未见可疑新生物,少量粘脓涕引流;鼻咽见粘脓性分泌物附着,右侧鼻咽部增生,表面粗糙,右侧咽隐窝消失,左侧咽隐窝形态正常。右侧颈部IIB及III区可扪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边界尚清,活动度差。

入院前辅助检查:

-02-15顺德妇幼保健院CT(NO:):右侧鼻咽侧壁改变,NPC可能性大,双侧上颌窦、筛窦炎,右侧中耳乳突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结果提示阴性。

初步诊断:

1、鼻咽癌

2、右侧中耳乳突炎

3、结肠癌术后

4、肺癌术后

5、结肠息肉切除术后

入院后辅助检查:

颈部+鼻咽部MRI平扫+增强(-03-06):

1.鼻咽癌,侵犯范围如上所述,右侧咽后及颈部II-III区淋巴结转移,考虑T2N1M0(II期,AJCC8th)。

鼻咽各壁软组织增厚,以右侧壁为著,并见团块状等T1等/稍长T2信号影,T2WI压脂序列呈稍高信号,DWI呈弥散受限,大小约2.6cm×5.1cm×5.0cm,增强扫描强化明显,部分突入右侧咽旁间隙,双侧咽隐窝及右侧咽鼓管咽口明显变浅、显示不清,右侧咽鼓管隆突显示不清;右侧腭帆张提肌、咽缩肌及右侧颈长肌受侵。右侧咽后淋巴结及右侧颈部II-III区见肿大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较大者大小约2.3cm×3.5cm×4.5cm。

2.双侧上颌窦、右侧筛窦、右侧额窦炎,右侧中耳炎。

CT-胸部平扫加增强(-03-06):

1.右肺上叶切除术后,术区少许纤维灶,右侧斜裂增厚,右侧胸膜结节样增厚,所见大致同前。

2.考虑左肺上叶舌段慢性炎症;双肺散在纤维灶。

3.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小钙化灶、背段结节样淡薄影,大致同前。

4.纵隔内多发小淋巴结;主动脉及冠脉硬化。

5.右侧第5、6肋陈旧性骨折。

6.肝多发低密度灶,拟转移灶可能性大;胆囊增大;建议腹部CT增强检查。

全腹部MSCT平扫+增强(-03-07):

1.直肠癌术后,新见肝内多发结节灶、团块灶,考虑转移瘤,新见肝门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请结合临床。(新见肝内多发结节灶、团块灶,较大直径约3.8cm,增强扫描环形强化;新见肝门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大小约5.6*2.6cm。)

2.门脉左支及分支形态及密度与前相仿,同前。

3.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双肾小结石。

4.前列腺钙化。

腹部彩超:

1、肝右叶实性等回声团:考虑肝Ca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

肝门区等回声团,淋巴结?

2、符合前列腺增生声像。

3、胆、脾、双肾、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示:T波改变(Ⅰ、avL、V5、V6)。

鼻内镜检查:

双侧鼻腔粘膜稍充血,双侧下鼻甲稍肥大,鼻中隔无明显偏曲,双侧中鼻道未见明显分泌物附着,双侧中鼻道未见新生物。鼻咽见新生物隆起,表面见黄色粘脓性分泌物附着,予清理部分,鼻咽细节未能窥清。予内镜下钳取左侧鼻咽部分组织送检。

纯音听阈测定:

右耳平均听阈79dBHL,听力重度损失;左耳平均听阈39dBHL,听力轻度损失;

检验结果:

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肿瘤常规、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五项、免疫三项、大小便常规未见异常。

EB病毒核酸定量检测(EB-DNA):8.46E+3。

乙肝五项(CLIA):乙肝病毒表面抗体30.87mIU/mL,乙肝病毒E抗体0.50PEIU/mL,乙肝病毒C抗体1.35PEIU/mL。

病理(-03-12):

1、“直肠肿物”符合中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肠壁全层,其余肠粘膜慢性炎,未见癌组织,吻合口上缘及吻合口下缘粘膜慢性炎,均未见癌组织。免疫组化:CDX2(+),p53(+),Ki-67(60%+),TOP-Ⅱ(+++),P-gp(+++),GST-π(+)。2、“淋巴结”共见淋巴结32枚,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均未见癌转移(0/32枚),具体如下:肠旁淋巴结(0/6枚),肠系膜淋巴结(0/10枚),肠系膜根部淋巴结(0/16枚)。

.3.12应临床要求补充直肠腺癌组织微卫星检查:

PMS-2(-),MLH-1(+),MSH-2(+),MSH-6(+)。病理(-03-11):快速石蜡切片报告:“鼻咽活检”送检小块鼻咽粘膜组织,间质内可见灶状增生细胞(细胞挤压较重)。待免疫组化进一步检查。

.3.11免疫组化结果:

增生细胞Ki-67(90%+),CK(弱+),EGFR(-),P63(-)。原位杂交:EBER(+)。“鼻咽新生物”鼻咽粘膜见重度挤压变型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符合未分化非角化癌。请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

影像科:

鼻咽MR增强见鼻咽各壁软组织增厚,右侧壁显著,增强扫描强化明显,部分突入右侧咽旁间隙,双侧咽隐窝及右侧咽鼓管咽口明显变浅、显示不清,右侧咽鼓管隆突显示不清;右侧翼内肌、头长肌、腭帆张提肌、咽缩肌肌受侵,右侧颈部淋巴结多区域病变,颈部II、III区,部分融合,颅底暂无受累,考虑为局部晚期鼻咽癌可能性大;全腹CT增强扫描所见肝内多发结节灶、团块灶,肝门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为肝转移癌。

胸外科:

患者6年前在我院行“右上肺叶袖状切除术+气管成形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诊断为右上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T3N0M0ⅡB期),术后定期随访、复查,阅胸部CT片未见异常,肺部肿瘤切除术后稳定,此外,肺门淋巴结较小,结合肿瘤标志物结果,暂不考虑肺部肿瘤复发;

普外科:

患者年03月29日于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诊断为“1、直肠中分化腺癌(T3N0M0)2、结肠多发息肉”,病理报告示:1、“直肠肿物”符合中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肠壁全层,其余肠粘膜慢性炎,未见癌组织,吻合口上缘及吻合口下缘粘膜慢性炎,均未见癌组织。免疫组化:CDX2(+),p53(+),Ki-67(60%+),TOP-Ⅱ(+++),P-gp(+++),GST-π(+)。2、“淋巴结”共见淋巴结32枚,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均未见癌转移(0/32枚),具体如下:肠旁淋巴结(0/6枚),肠系膜淋巴结(0/10枚),肠系膜根部淋巴结(0/16枚)。出院后门诊规律口服希罗达化疗,方案为“希罗达1.0gTidd1-d14”;年07月11日在我科住院复查时因“结肠多发息肉”行肠镜下切除;病理活检提示:“降结肠活检”腺瘤性息肉。术后定期复查肠镜,最近一次为年3月未见复发。现新见肝内多发病灶,考虑为肠癌转移可能性较大;建议复查胃肠镜,行PEC-CT检查,肿瘤来源(鼻咽部或肠道),若为肠癌来源,可先行肝穿活检,行肿瘤相关基因检测,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病理科:

从患者病史、症状、体查及影像学上看,临床上高度怀疑鼻咽癌,患者EBV-DNA(+),切片上见组织挤压较重,灶状细胞增生,呈未分化异形细胞增生,EBER(+),其他免疫组化项目下午方可出结果,病理上基本诊断为“鼻咽癌”,肝脏转移癌来源目前尚不明确,两者病理不同,诊疗方案亦不同,若为鼻咽部来源,可行放疗加靶向治疗;若为肠道来源,可行MSCI方案;建议行肝脏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理类型;

放疗科:

同意刘主任的意见,患者目前鼻咽癌诊断明确,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个人倾向于肝脏转移癌为鼻咽肿瘤来源,病变暂无法确定肿瘤来源,建议完善电子胃肠镜检查,行PEC-CT检查,行肝脏穿刺活检,明确肝脏病变;

肿瘤科:

同意赵主任的意见,鼻咽癌诊断基本明确,该患者为临床极为少见,患三种肿瘤的个体,目前诊疗的难点在于肝脏转移癌的来源,并完善电子胃镜及肠镜,明确目前肠道情况,完善PET-CT,排查其他部位病变,并行肝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理;并行肿瘤相关基因检测,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主持人小结意见:

该患者为临床极为少见,患三种肿瘤的个体,鼻咽癌诊断基本明确,目前诊疗的难点在于肝脏转移癌的来源,充分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目前讨论方案,先完善电子胃肠镜检查,完善PET-CT,排查其他部位病变,并行肝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理;并行肿瘤相关基因检测,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转科后续

病理报告:

“肝穿刺”()送检少量肝穿刺组织中见低分化癌(低分化鳞癌可能性大),待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进一步检查。

免疫组化:

癌细胞Syn(部分+)、TTF-1、CgA、CDX-2、P40、CK5/6均(-)、P53(错义突变)、Ki-67约40%(+);

原位杂交结果:

癌细胞EBER(+)

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送检少量肝穿刺组织中见低分化癌,符合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淋巴上皮瘤样癌)转移,请结合临床。(因组织有局灶神经内分泌标志,不完全排除原发性)。

诊断

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并肝转移

治疗

新辅助化疗:西他赛60mg/m2(mg)+顺铂60mg/m2(50mgd1-2)方案姑息化疗

刘雲liuyun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jiangshop.com/yzyy/8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