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经鼻入路(EndoscopicEndonasalApproach,EEA)治疗已经应用于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Neuroblastomas,ONB)的治疗。然而,目前经鼻扩大入路治疗局部晚期(KadishC)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研究依然甚少。近日,首都医科医院鼻科周兵教授团队在《WorldNeruosurgery》杂志在线发表Kadish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内镜切除疗效研究。该论文在投稿19天同行评议后被直接接收,可以说明该研究结果受到同行的认可。
该论文旨在研究扩大经鼻入路(EEA)治疗局部晚期(KadishC)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总共纳入26位接受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病人。其中,25位病人接受术后放疗、16位病人接受术后化疗、11位病人接受术后放疗加化疗。术后无显著并发症的发生。随访时间为8-个月(中位数:42.3月)。该研究显示,1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2%和84.8%。1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均为76.9%。同时,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症状较术前显著改善。该研究结果揭示扩大经鼻入路加放射治疗对于局部晚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病人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诱导化疗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表1病人临床特征
表2病人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情况
图1术前/术后的CT和MRIT1增强相扫描。该例为59岁Kadish期C期ONB患者,病理为HyamsII级。冠状位(A)和矢状位(B)CT扫描显示为双侧鼻部肿物,筛板骨质受累(箭头所示)。冠状位(C)和矢状位(D)MRIT1增强相显示双侧鼻腔顶部及筛窦软组织不均匀强化,向颅内延续(箭头所示)。E和F:术后T1增强相MRI作为术后复查的基线,显示肿物全部切除。白色箭头表示颅底修补的带蒂鼻中隔黏膜瓣。G和H:患者术后30个月复查,MRI扫描未见肿瘤复发,颅底重建效果良好。图2关键手术步骤A:同时切除嗅球和硬脑膜(黑色箭头)。B:0°内镜下肿物切除后的前颅底缺损。C:多层颅底重建首先内衬人工硬膜/自体阔肌筋膜。D:随后将自体脂肪(白色箭头)置于颅底骨与硬膜边缘之间。E:再外贴一层阔肌筋膜。F:最后旋转带蒂的鼻中隔瓣(*)覆盖于阔肌筋膜上。通常黏膜瓣的长度不足以到达额窦的后壁。黑色箭头显示鼻中隔黏膜瓣的蒂部。FL,阔肌筋膜;FS,额窦;SS,蝶窦。图3术前新辅助化疗。A和B:31岁男性患者MRIT1增强相,鼻窦肿瘤累及颅内,范围较大(白色箭头)。患者术前接受了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冠状位(C)和矢状位(D)MRIT1增强相显示肿瘤明显缩小(黑色箭头)。然后患者行鼻内镜肿瘤全部切除,术中切缘为阴性。图4总体生存率图5无瘤生存率图6术后随访中的鼻内镜图像。上排内镜图像为一名59岁男性患者,术中颅底重建时使用了带蒂的鼻中隔黏膜瓣。术后1.5个月(A)、6个月(B)和2年(C)的内镜所见,颅底修补区很快形成黏膜上皮化(*),局部修补区域结痂少。下排内镜图像为一名30岁男性患者,颅底重建时未使用带蒂的鼻中隔黏膜瓣。患者术后1.5个月颅底修补区域有许多结痂,与周围组织难以分离(D)。术后6个月颅底修补处仍有少量结痂(E)。术后2年,颅底重建区最终实现了黏膜上皮化,未发现肿瘤复发(F)。FS,额窦;FL,阔肌筋膜;SS,蝶窦。SunY,HuangQ,CuiS,WangM,ZhangN,ZhangS,YangB,QiuE,
HuangZ,Zhou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