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夜间太阳消失,月亮出现,大地阴盛而阳弱。这个时候阳气在哪儿呢?它其实在阴气的怀抱里修养。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没办法让工作了一天的“阳气”安静下来,得到很好的休养,就是对阳气的透支和伤害。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有时候想尽量发挥自己的精力,去完成某件事,但就是调配不起来,总是感到很疲劳,昏昏沉沉,心有余而力不足。
熬夜会导致阴虚一般说到熬夜,很多人知道熬夜会导致阴虚。其实,在中医来说,阴阳互为其根,它们可以互相转换。
比方说,晚上熬夜,还要吃很多油腻的东西,或者喝酒,那么已经准备“休息”的阳气,就不能休息了,它要支持你的夜间活动,还要支持脏腑对食物的消化。而晚上的阳气相对较弱,不够用的时候怎么办?
阴津就要出来帮忙。就好比,阴津是石油,阳气是火焰,当火焰燃烧不充分了,热能不够了,就需要大量的石油来燃烧。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阴阳共伤。
中医说: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当阳“卫外”这个功能降低了,病邪就要趁虚而入,由这个原因引起的症状,往往就是西医所说的免疫系统的合并症。
这类疾病第一表现是拉肚子,大便次数增多,便稀。个别人走路会觉得没力气。然后是经常感冒。经常到什么地步呢?有的病人跟我讲:我一个月病三次,一次病一个礼拜,长期药不离手。稍好一点儿,工作上要是加班加点,超负荷了,就又犯了。
总的来说,不管从中医还是西医的角度,想要活得健康一些,有活力一些,尽量不要熬夜。当然,如果工作真的很繁忙,那咱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活儿还是得照干,但是,要懂得用一些方法,安慰一下疲劳的身体,做一些挽救措施。
第一个方法—梳头不需要梳子,就用十指微分,从额际向后梳理。
如果昨天晚上熬夜了,或者感冒了,觉得昏沉沉的,但是今天早上又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那么用这个方法,就能短暂缓解疲劳,会感觉大脑放松了一些。
这是因为神庭、百会、风府等重要的穴位都在头上和发尾处分布,这几个穴位,也都是督脉上的要穴,对它们的按摩,也相当于梳理了头部的阳气。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
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另外,在两眉中间,是印堂穴,在这个位置上稍用力按10次左右,再左右方向揉上几分钟,也是能快速醒脑的好方法。
印堂,是督脉腧穴。印,泛指图章;堂,庭堂。古代指额部两眉头之间为“阙”,星相家称印堂,因穴位于此处,故名。
在人体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功能:明目通鼻,疏风清热,宁心安神。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睑缘炎,鼻炎,额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子痫,高血压、小儿惊风等。
第二个方法—艾灸足三里最重要的是,熬夜的人,一定要经常地用艾条灸足三里,或者灸胃脘。因为我前面说过,熬夜聚湿伤阳,湿气最常聚集在脾胃,足三里和胃脘,都是祛除脾胃湿气的有效穴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定期做一次督脉灸,对日常的保健、防病是最有益的。
视频:请在WiFi下观看
把艾绒放在掌心,搓成小麦粒大的灸柱;
用棉签蘸着酒精、水或者凡士林涂在足三里穴位上,把灸柱放在穴位上;
点燃线香,然后用线香把小灸柱点着,燃烧到有痛感了赶紧把它按压。连做5次,做完一条腿再同样方法换另一条;
如果用来治病,一天操作一次,一次也不过5分钟左右;如果是用来保健,一周操作两三次即可。
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提示:不会麦粒灸的朋友,可以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每次每穴10分钟左右。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这里快速查找穴位艾灸就选艾艾贴!
创业首选艾艾贴!
在这里你就是最特别的存在
把你最好的献给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加盟艾艾贴↓↓↓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