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张凌教授
张凌教授介绍:张凌教授是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编委,《山东医药》杂志编委,在内科、肾脏病学、肾移植、血液净化技术方面卓有研究;医院内外科合作CKD-MBD治疗团队,在CKD-MBD治疗领域走在了国内的前列,将彻底摆脱CKD患者甲旁亢是不治之症的现状为己任,目前临床治疗水平已处于国内领跑地位。
金秋10月,“透析界”就“难治性SHPT的原因分析及处理”问题,特别专访了医院肾内科张凌教授,张凌教授就此问题做了深入的解读。
张凌教授,您好!请您介绍下在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上分享的主题是什么?
张凌教授:其实,会议前期接到的任务是关于PTH抵抗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考虑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维生素D抵抗,即继发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一是PTH抵抗,即CKD患者特别是维持透析时病人骨组织对PTH的反应性低下,后来经过讨论认为:骨骼的PTH抵抗主要涉及异常骨代谢的问题,由于骨活检的不便性,多数血液净化的医护人员难以应用来准确分类骨组织的病理学类型;而继发难治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临床透析病人常见并发症,该主题的系统讲解有助于广大透析医生科学合理管理病人,对于改善病患预后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会议上和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是《难治性SHPT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关于CKD-MBD并发难治性SHPT方面,您主要讲解哪些主要内容?
张凌教授:首先,介绍PTH在各个国家和指南的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其次,讲解难治性SHPT的原因,特别是长期维持透析的病人;最后,讨论临床出现难治性SHPT的处理方法。
难治性SHPT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张凌教授:传统SHPT的防治主要是使用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但当出现难治性SHPT时,活性维生素D治疗难以奏效,需要合理使用新型的选择性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帕立骨化醇或钙受体激动剂(拟钙剂)-西那卡塞,严重的则需要进一步甲状旁腺切除或者介入治疗。
那么目前关于难治性SHPT的外科治疗有何新进展或临床经验分享呢?
张凌教授:目前,医院在近20年致力于积极开展多科室合作处理难治性SHPT的临床特色研究,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包括甲状旁腺射频消融或切除术,收治了数千例患者,近几年又获得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临床研究”支持,在京津冀地区普及推广CKD-MBD规范诊疗,得到许多基层医生的欢迎和支持。
临床上目前难治性SHPT的流行病学是什么情况?
张凌教授:目前,随着经济及透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的普及,临床上ESRD患者的透析龄越来越长,而面临CKD-MBD临床问题也越来越多,大约有10%左右长期维持HD的病人并发难治性SHPT而需要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而PD病人该并发症的发病率也能达到近5%,特别是PTH>pg/ml而活性维生素D治疗无效时,均需要进一步的外科或者介入处理,所以肾内科医师需要加强重视CKD-MBD的防治以减少患者的病残率及病死率以改善透析病人的生存状态及远期预后。
关于难治性SHPT外科治疗的指征有哪些?
张凌教授:维持透析的病人合并难治性SHPT外科治疗的指征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和形态异常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PTH>pg/ml且合并存在药物难以控制的高磷或高钙血症,另一方面要求甲状旁腺增生的影像学证据即至少一个甲状旁腺增大>1cm,而对于甲状旁腺的超声的检查则需要较好的临床经验(经过训练的超声医生才能很准确的探查到增大的甲状旁腺),必要时需要进一步辅助核医学(同位素)检查。
文章转自透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