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短暂的旅游淡季之后,随着圣诞、元旦双节即将到来,旅游市场又开始“满血”。
冬季,不少尚有年假“尾单”的白领,更是赶搭“末班车”选择拼假去冰雪游。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哈尔滨-雪乡-长白山游等线路,在各大旅行网上的预订量较高。
滑雪,是一项刺激性、娱乐性兼具的强身健体运动。对于“老司机”来说,站在长长的雪道口,撑一下滑雪杖,就能驰骋雪原。不过,对初次接触滑雪的“小白”而言,还是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安全篇身体亮“红警”最好不要玩滑雪
1高度视力障碍者、角膜病患者、青光眼患者
理由:滑雪时运动速度很快,视力有障碍的人很可能看不清旁边的人或其他障碍物,造成身体撞伤的机会要大大多于普通人群,发生危险的几率也相对增加。
2扁桃腺炎、上颌窦炎、鼻炎、耳炎患者、气喘以及流感刚痊愈的人群
理由:扁桃腺炎患者需要多饮水,雪场环境不便。对于鼻炎患者,呼吸冷空气后疼痛将加剧。鼻炎干燥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将刺激鼻炎复发。
350岁以上人群(“老司机”除外)
理由:滑雪过程中发生摔倒与碰撞都是很常见的情况。在寒冷的环境下,骨骼韧性相对要差一些,所以一些骨骼疾病患者,尤其是有骨质疏松症状的人群,不适宜进行滑雪运动。
禁忌篇10类危险动作不仅伤人还害己
1、路怒症患者(请别把这种坏脾气带到雪场)
这类雪友被别人撞倒或刮倒时,通常会情绪激动,强烈指责他人,甚至进行言语上的攻击。滑雪时相互磕碰在所难免,本应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2、雪道中央“茶歇”(若要休息请靠边,不要妨碍他人玩耍。)
滑雪是一项十分消耗体力的运动,中途休息很正常,但有些人偏偏喜欢停在雪道中间,或摔倒后借机原地休息,让本来平坦的雪道变为坡式障碍道,无形中加大了其他雪友在滑行中的难度,同时更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3、急于求成的初学者(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
虽然禁止初学者上中高级道已是老生常谈,但这种事却屡见不鲜。这类初学者之所以上中高级道,大多数并不是因为不怕摔,而是认为这样学得快。
4、只顾自己玩的嗨(滑雪也要讲规矩)
无论雪道上有多少人,他们照样使用横跨雪道的大回转、落叶飘等拦截式滑雪技巧,这比在雪道中间“茶歇”的人更可恨,因为你无法确定他们的滑行方向。
5、撞人不道歉(来滑雪必要的风度还是要有的)
两人相撞在雪场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大家通常会相互体谅,不会过多计较。但有些人撞倒别人却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连声Sorry(对不起)都不说就继续滑。
6、无厘头急停
雪场最忌讳无厘头的急停,让后面的人完全没有准备,导致相撞几率陡增。如果是练刹车,请到人少的地方;如果为了耍酷,首先应该保证后方没人。
7、在坡顶中央闲聊
在坡顶与好友们一起滑下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有些人却让旁人很难受,常常在坡顶中央摆成人墙,边等朋友边聊天,让后面的人很尴尬,妨碍他人滑行。
8、初级道炫技
初级道是初学者学习滑雪的场地,并不适合大神级别的雪友在此玩耍。但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故意在初级道炫技,刹车时还故意溅别人一身雪。
9、偷换雪杖(偷换雪杖这种事虽然少见,但不代表没有)
玩双板的人都知道,滑行中摔倒有时会导致雪杖变形。有人会趁机在别人摔倒后偷换雪杖,将弯曲的雪杖甩给他人。这种行为真的很低劣,请各位雪友今后提防。
10、上缆车不排队(凡事都有先来后到)
有些人通常为了节省时间而拒绝排队,见缝插针是他们的惯用伎俩,在雪场因此而引起的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其实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每个人都想多刷几遍雪道,但不能因为这些就无故插队。
·注意·上道前先学动作摔跤也是技术活
1.滑雪需不需要请教练?
滑雪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运动,为了自己的安全以及更快地享受到这项运动的乐趣,学滑雪,最好请专业教练。教练有一对一的私教,也有团体班。私教的费用相对高一些,团体班的气氛会更活泼一些,也便于互相学习。
如果是亲友教的话,希望你和他(她)能有足够的耐心。在结伴滑行时相互间一定要拉开距离,不要为追赶亲友而急速滑行,那样很容易摔倒或与他人相撞。
2.如何有技术含量地摔倒?滑雪宁愿摔,不愿撞,不论撞人或物。所以出现紧急情况时,请向左侧或右侧倾斜,用臀部向两侧摔倒。千万不可以下意识地“向后坐”,因为往正后方臀部无法坐到地面。倒地后,不要挣扎,顺势滑行,因为越挣扎越受伤。
初学者可以将雪板固定强度降低,这样在摔倒后雪板可以自动脱落,避免了对人的伤害。
恢复把握48小时黄金期切忌大力揉捏
滑雪是项神奇的运动,第一天无比的开心,第二天可能无比的“酸爽”,怎么办?在运动后的48小时之内应多喝水帮助乳酸代谢,保证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情,多补充糖分和盐分。这阶段会出现的症状包括酸、胀、抽筋、肿、痛。其中,酸、胀、抽筋是由于乳酸沉积引起的反应,在48小时都属于正常情况。只要不出现水肿和疼痛都不需要太紧张。
(来源:南方周末报、法制晚报、图片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