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又称鼻堵,即鼻腔通气不畅,是鼻及鼻窦疾病的常见症状,鼻塞可呈间歇性、交替性、阵发性、进行性或持续性,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炎、鼻窦炎等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物增多,毛细血管渗出增加,导致鼻腔容积缩小,鼻阻力增大,均可能引起鼻塞症状。
中医学认为鼻塞是感受风邪所致,风邪多与寒、热、湿之邪夹杂为患,由皮毛、口鼻侵入,伤及肺卫,由于肺开窍于鼻,出现一系列的肺卫症状和局部的经脉不通。
选用穴位:迎香、印堂、风池
01
迎香穴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间。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02
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是经外奇穴。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睑缘炎、鼻炎、额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
03
风池穴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线折中,足少阳、阳维之会,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是足少阳胆经穴位。
→主治
中风、伤寒、目眩、目昏、泪出、目内眦赤痛、偏正头痛、鼻鼽衄、颈项疼痛
按摩的方法
用拇指指腹或者指尖为着力点,紧贴皮肤上。带动穴位所在的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有力的回旋动作,使皮下组织层之间产生内摩擦。
穴位处有明显的酸胀感,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鼻塞试试按摩这三个穴位,百试百灵,非常好用!
推荐阅读“身体有湿,则生百病”给你一个祛湿“神”方小儿推拿治疗感冒学《黄帝内经》浅谈“色彩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