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很多患者咨询鼻炎,刘龙给您解析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http://pf.39.net/bdfyy/bdfyc/171121/5863544.html

进入春季以后诊所上流清鼻涕、打喷嚏的孩子明显增多了。万物复苏,阳气在升腾过程中又不稳定,白天太阳还很大,到下午点就开始凉了,或者前一天还很热,第二天气温就骤降。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家长带孩子出去游玩,稍不留神就会感受风寒,出现鼻塞喷嚏的情况,而且这样的症状有些时候会持续较长时间。“鼻者,肺之官也”“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中医看待问题是从整体出发的,鼻子出现问题不能只着眼于鼻子局部,还应该从它更深一层的病因去考虑。中医把常鼻塞,流清涕不止的疾病称为“鼻鼽”,类似于今天西医讲的“过敏性鼻炎”;把经常鼻塞,流脓浊鼻涕的疾病称为“鼻渊”,类似于西医讲的“鼻窦炎”。

去医院看,很多得到的结论就是过敏性鼻炎:你是花粉过敏,你是螨虫过敏,你是鸡蛋奶粉过敏等等。传统中医并不这么认为,有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你本身正气很足,邪气就拿你没办法,还是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些孩子出现身痒,湿疹,去医院找不到原因,就让查过敏原,一查几十种食物过敏,甚至连大米、鸡蛋都列在其中,那孩子就不吃了?这个错不在大米,在于自己的脾胃功能弱了,不能消化吸收这些食物。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以人为本,调理脾胃,让他能够接受。而不是去回避问题,因为怕过敏就以后都不吃了。过敏性鼻炎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受了邪气,伤了肺气,再深层一点就是伤了人体的阳气。阳气不足,想驱除邪气但又不能彻底排出去,就残留在体内了。我们发现这样的病人有一些共性,气温高的时候鼻涕就不怎么流,气温一低清鼻涕就开始流了,这本身就说明自身的阳气不够,要靠外界的阳气去支持他。

还有到了温度低的地方或者一吹风就开始流鼻涕打喷嚏,也是因为阳气不足。我们中医有一个名词叫“卫气”,这个卫气就是来源于体内的阳气,是在体表的阳气,顾名思义,它可以起到防御温煦的作用,阳气不足,卫气就不足。

我在诊所治疗过敏性鼻炎。经常用

乌梅20克,苍耳子15克,黄茋30克,辛夷12克,白芷、防风、荆芥,白术、诃子各9克,柴胡、薄荷各6克,麻黄3克,细辛2克。鱼腥草,金银花,随症加减。用法:日1剂,水煎2次,取液混合,分两次服,25天为1疗程。

鼻塞:当人体受到风寒邪的侵袭,寒主凝滞,阳气不能正常流通,气血在鼻中的运行也会受到阻碍。这个时候类似于物理学中“热胀冷缩”的原理,我们用热毛巾去敷一下鼻子,就发现可以有效缓解鼻塞症状。

鼻流清涕不止:寒邪伤人阳气,我们讲人体的津液要靠阳气去推动和转化,就像地上有滩水,要有太阳去晒,有足够的热量才能蒸发掉,如果人体阳气受损,津液不能气化,那这个清鼻涕就会止不住的往外流。

打喷嚏:说简单点就是阳气向上向外运行的过程中受到了寒气湿气的阻碍,走的没那么顺利,最常见的就是早晨起床要打几个喷嚏。人醒了阳气要向外走,可是里面阳气又不够,外面又有寒气闭着,他想出又出不来,就靠打几个喷嚏把它逼出来。到了中午太阳大了,温度升高了,打喷嚏的情况就会减少了。鼻痒,眼痒,耳痒:这个和阳气的发散障碍有关系。说具体一点,是阳气中的卫气正好是从这几个部位出来,布散到全身的,它想要发散可是又发散不出来就会出现痒的症状。对于这样的病人,我常采取的办法就是温通阳气,驱散寒气。

我认为这个浓鼻涕,就是体内的湿气。湿气越重,症状就越重,鼻涕也就越多。《内经》讲“肺在液为涕”,肺的功能如果正常,可以推动津液去营养滋润鼻腔,又不至于让我们觉得不舒服。但是一旦肺气不利,不能正常布散水湿,就会出现废弃的津液停滞在鼻腔的情况。这个水停在这里时间久了,影响了阳气的正常运行,还会出现化热的情况,就像下水道的废水那样沤了,变粘腻变臭,出现脓鼻涕时甚至还有腥臭味,这个中医叫“湿热”。一旦湿热形成就没有那么容易去除干净了。中医讲湿邪属阴,热邪属阳,湿热两种邪气交织在一起,就像是我们吃的那个油裹在汤面里一样,难解难分,缠绵难愈了。

这个体内的湿气形成,除了肺气的布散不利,还有没有其他原因了呢?其实水液在我们人体内正常运行,除了要靠肺气的宣降以外,还要靠脾胃的运化,心气的温煦,肾阳的蒸腾,还要靠肝气的疏泄,可以说是五脏六腑通通都要参与进来才行。所以中医治病是要有整体观的,要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能局限在一个病位的某个症状上。

这样看来,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就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二者的病位都在鼻部,属肺,都会出现鼻塞、流涕的情况,只不过一个是清鼻涕,一个是浓鼻涕,前者邪气属寒多一些,后者邪气属湿多一些。

但是二者又不能完全的分割来看,临床常常也会遇到一会儿是清鼻涕,一会儿是浓鼻涕的,这种情况如果完全根据症状去判断就说不清楚了。我们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看,寒气侵袭人体,伤了阳气,阳气不足,不能正常的布散水液,就出现了废水,我们叫湿气,这个湿气堆积时间久了又会化热,形成湿热。中医在治疗鼻炎上,更多考虑的是整个人的情况,他有寒就帮他散寒,有寒湿就除寒湿,有湿热就清湿热,气血不足就补气血,正气恢复,邪气去除,症状也就消失了。

《黄帝内经》里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平阳密,精神乃固”,还有一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这几句话说的是人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的健康需要有充足(饱满)的阳气,人体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生病,生命力暗弱。人的阳气是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三者结合而成的。人体的阳气在身体里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卫外,保护人体不受外界过度的风寒暑湿燥火的入侵,第二温煦,让身体温暖,各个脏腑正常新陈代谢,第三气化,推动身体阴性能量的转化。

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是肺病的表现病症,中医五行学说,肺为金,脾胃为土,土生金,肺气起源于中焦,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不能单纯的认为鼻炎只是肺部的病变。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阳本来不足,又受到外界过度的风寒湿气的侵袭后,没有及时排出,造成邪气伏肺,郁而化热,肺热不出或风寒犯肺,肺阳受损导致“水湿”停滞鼻窍,造成转化能量的鼻甲水肿,通气不畅或鼻涕不断,喷嚏连连等症。第二个原因是小儿饮食不节导致脾阳虚运化无力,湿热淤于中焦,脾气虚又不能充分的生养肺气,导致肺脾双虚。那么脾阳不能升清降浊,肺阳不能上通鼻窍,导致鼻塞,头痛,头晕,嗅觉减退,鼻出血,腺样体肿大发炎等症状,知道了原因,那么调理思路就会清晰起来,调理脏腑经络,宣扬肺气,益气健脾,化瘀通窍,全面恢复肺脾功能。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原因有二:一是内在因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是肺、脾、肾三脏虚损;1.肺经蕴热,邪壅鼻窍因患鼻疾日久,治疗不彻底,或病后余热不清,肺经蕴热,若再复受风热或风寒之邪侵袭,则肺失宣发,邪热郁阻肺经,上蒸鼻窍而致鼻窍窒塞。   2.肺脾气虚,邪滞鼻窍   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气不足卫阳不固,则易受邪毒侵袭,失去清肃功能,以致邪滞鼻窍。或饥饱劳倦,损伤脾胃,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失去升清降浊之职,湿浊滞留鼻窍,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鼻窍窒塞。   3.邪毒久留,气滞血瘀   体虚之人正不胜邪,外邪侵犯鼻窍久留不去,阻于脉络,遏滞气血,以致气滞血瘀,鼻窒加重。二是外在因素,多为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病。另有外因与内因合而为患,乃由肺气虚弱,卫阳不固,风寒外邪乘虚而入,或异气诱发所致。因此本病的发生是机体的内因为本,外因为标.

鼻炎来电咨询;添加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jiangshop.com/yzyy/1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