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好,还心安,看病就到月亮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身边有人出现鼻出血的情况,尤其以儿童多见。面对此种情况,有人说头后仰,有人说胳膊抬起,有人直接用卫生纸塞住出血侧鼻孔,这些做法都是正确的吗?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医院(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为我们详细解释下鼻出血。
一:鼻出血定义
鼻出血,又称鼻衄,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
二、鼻出血常见原因
鼻出血多为鼻前庭出血,解剖学上指易出血区血管破裂所致;而鼻后部出血较少见。
1、引起鼻出血的局部因素
外伤及不良习惯:跌倒摔伤常引起鼻部出血,儿童习惯挖鼻亦常引起鼻前庭糜烂进而发生黏膜糜烂出血;
鼻腔异物:儿童玩耍时会不小心把玩物、纸团等塞入鼻腔,引起鼻腔感染,进而发生糜烂出血;
鼻腔炎症:如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窦炎分泌物易积聚在鼻腔、鼻前庭,导致鼻腔痒、痛等不适,如用手挖鼻则出现鼻出血;
鼻中隔病变,如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出血性鼻息肉等;
部分儿童营养不均衡,鼻黏膜的静脉发育不够完善,季节变化时易发生鼻出血。
2、引起鼻出血的全身因素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肺心病等;
传染性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等;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
妇科生理变化:妇女经期或经前期激素水平改变时可有鼻出血;
外界因素如:化学品及其他毒物中毒致造血功能障碍;
其他系统疾病:尿毒症、肝脾疾病等。
三、鼻出血的表现
1、鼻出血表现
血从一侧或两侧前鼻孔流出,或混于鼻分泌物内排出,或经后鼻孔至咽部,经口吐出。量可多可少,颜色可鲜红或暗红,可凝成血块。鼻内可见出血点、血管扩张或出血性新生物。
2、原发病的表现
如高血压病患者可有血压高、头昏、头胀;
血液病患者伴有其他出血倾向;
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亦可有相应表现。
3、继发症状
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虚脱或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血压降低。
四、鼻出血的应急处理
1、指压法
此方法适用于出血少量且出血在鼻腔前部的患者。
正确手法如下:
成人,可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约10~15分钟;
儿童,应在大人的帮助下保持直立或直坐位,不要低头或后仰,同时捏紧患儿两侧鼻翼,嘱其张口呼吸至血止;
也可用手指横行按压上唇部位,同时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包冰块放于患者的前额。
2、局部止血药物
适用于较轻的鼻腔前段出血。对于出血侧鼻腔,可应用消毒棉球浸以1%肾上腺素、1%麻黄素或凝血酶,紧塞鼻腔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达到止血目的。
3、转诊情况
一般轻微鼻出血可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止血。一般上述方法止血不见效,医院耳鼻喉科止血,并行进一步检查;
鼻部大出血属于急诊,需紧急就诊;对于经常发生的少量鼻出血,医院就诊,排除全身性疾病。
鼻出血健康教育
1、摒弃抠鼻、用力擤鼻涕及拔鼻毛等不良习惯;
2、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3、鼻腔干燥时以1%薄荷石蜡油或链霉素石蜡油滴鼻;
4、戒烟限酒,忌食辛辣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5、预防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避免感冒、肺炎等发生。
医院(医院)耳鼻喉科擅长中西医结合疗法,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上颌窦炎、额窦炎、筛窦炎、蝶窦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囊肿,内翻性乳头状瘤,急、慢性鼻出血,急、慢性咽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急、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聋、耳鸣等疾病。目前已治愈患者上万例。耳鼻喉科医生用真心维护您的健康。
投稿:耳鼻喉科
编辑:朱敏
审核:张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