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书达理丨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连载

※针对疾病的止咳治疗

止咳治疗是辅佐治疗,不能把止咳治疗的砝码全部压在止咳药上,要分析引起咳嗽的病原,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才能收到好的疗效。

·额窦炎、鼻窦炎、鼻炎、咽炎。这些疾病都比较难治,属于耳鼻喉科范围,而

宝宝看病大都在儿内科。如果宝宝流浓鼻涕,说话鼻音比较重,述说头痛、嗓子痛、干咳,尤其睡觉前或晨起后咳嗽,就要想到有上述疾病的可能,最好带宝宝看耳鼻喉科医生,及时治疗引起咳嗽的原发病。

·气管、支气管、肺感染。病毒、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均可作为致病菌,侵犯气管、支气管和肺脏,引起气管、支气管和肺脏炎症。

用大树来比喻,树根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树根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整个呼吸道

都可遭受各种外来因素的侵袭而发生病理变化,这些外来因素,并不单纯是病毒、细菌及各种微生物,有些理化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可引起呼吸道病理改变。

呼吸道黏膜发生病变,当致病病毒、细菌及各种微生物被药物消灭后,呼吸道

黏膜自身功能的损伤,并不能跟着就好了。相反可能形成经久不愈的咳嗽。因此,宝宝咳嗽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感染,不要不加分析就使用抗菌素。滥用抗菌素,只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导致菌群失调,胃功能受损,食欲下降。

对于经久不治的咳嗽,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修复、功能的恢

复上,如服用维生素AD胶丸,有利于内膜的修复;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使纤毛运动功能改善;服用化痰药使痰液变稀薄,有利于痰液排出;空气新鲜,减少室内灰尘,减少理化因素刺激,帮助吸道内膜功能的恢复。

※咳嗽重不一定病情重

咳嗽是父母能够看到的症状,如果宝宝把吃进的饭都咳出来了,父母就会很着

急。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动作,强烈止咳对宝宝的病情是没有益处的。呼吸道中分泌物咳不出来,堵塞在呼吸道内,那更糟糕。让宝宝适当咳嗽,对宝宝病情是有好处的。服用稀释痰液、消炎、祛痰的止咳药也是必要的。

如果宝宝咳嗽剧烈,引起呕吐,使原本就受损的呼吸道发生水肿,甚至有点状

出血,这时止咳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但止咳药主要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

宝宝感冒或患气管炎、肺炎,可能会持久咳嗽,医院和药店,寻找最好的治咳嗽药,其实父母不必过于担忧,如果医生说你的宝宝没什么问题,偶尔咳嗽几声不要紧,天气暖和后宝宝的咳嗽自然而然就好的。

※针对咳嗽的治疗也有意义

咳嗽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只是一种症状,是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把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理出来,所以咳嗽也不是一件坏事。那么是不是就不需

要止咳治疗了?当然不是。止咳治疗有其独立的医学价值,表现如下:

·减轻气管内膜充血、水肿。如果宝宝是干咳,也就是说呼吸道内没有“垃圾”,通过咳嗽清除垃圾的作用就没有了,而咽部和气管内膜的充血、水肿,会由于咳嗽而加重,这时止咳治疗就有现实意义了。

·降低咳嗽中枢兴奋性。由于长期咳嗽刺激,使咳嗽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时的咳嗽,就不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反射动作了,应积极进行止咳治疗。

·缓解伴随症状。尽管咳嗽具有保护性,但如果咳嗽很剧烈,影响睡眠和进食,

甚至因为咳嗽而把胃内食物吐出来,积极的止咳治疗就非常必要了。

※止咳祛痰药的选择

·祛痰、稀释痰液。绝大多数止咳药物都不仅具有镇咳作用,还兼有祛痰、化

痰、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恢复气管内膜纤毛功能等作用。因此服用止咳药,不仅是针对咳嗽症状,对疾病康复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兼有祛痰、化痰的药物。这类药物多是中药制剂,糖浆优于片剂。糖浆会附着

在咽部黏膜上,保护黏膜免受刺激,达到止咳目的,服用糖浆时不要用水稀释

伤风止咳糖浆是临床比较常用的一种止咳药,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较重或干咳少痰的宝宝。服用时要掌握好剂量,切不可随意加量。

·中枢性镇咳药幼儿咳嗽反射较差,气道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

痰液不易排出。对于呼吸道炎症显著、痰液较多的宝宝来说,咳嗽是件好事,能够帮助宝宝把积聚在呼吸道内的痰液清除出来。

中枢性镇咳药具有强效止咳作用,但同时也抑制了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和支

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蠕动功能,导致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大量痰液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将会影响呼吸功能。面对剧烈刺激性千咳,可选用中枢性镇咳药,但要同时治疗原发病。

《郑玉巧育儿经·幼儿卷》

下期预告:宝宝患了气管炎怎么办?

快速







































北京哪有看白癜风的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jiangshop.com/yshl/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