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头疼(头痛)是头部严厉痛苦的温和情况,有时候脖子痛也许被解释作为头疼。头疼有各种各样的起因,从累眼到静脉窦洞的发炎到对生命有威胁的脑炎、脑癌、脑膜炎和大脑动脉瘤。虽然头疼是相当常见的,但其实许多头疼的起因是可以避免的。最常见类型的头疼是紧张性头疼。
头痛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比较困难。
二、
头疼是—个综合病症,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引起头疼的常见原因:1、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病人也会常常感到头疼。
2、耳部疾病: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疼。 3、内科疾病:
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4、感冒:有时感冒可能会附带有头疼的症状。 5、颈椎骨退化:
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痛的主要原因。
6、贫血:
如有头痛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老人营养缺乏会造成贫血。
7、血粘度: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发生疲倦、头疼、乏力等症状。 8、脑动脉硬化病: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疼。
9、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此时发生头晕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细变窄,使心脏缺血缺氧,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疼。
10、失眠:
引起的头疼患者比率约为50%,头痛可以分为神经性头痛(包括神经衰弱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更年期性头痛、偏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感染性头痛、感冒头痛。
区别神经性头痛与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感染性头痛、感冒头痛的显著标志就是时间长短,神经性头痛时间长,往往是顽固性的,各种检查查不出问题,后三者头痛起病急,各种检查可以查处问题。神经性头痛患者不仅有头痛症状,还有其它症状如头晕、肠胃不舒服等,因此,神经性头痛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之一。
三、
头痛是因头颈部痛觉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传达到脑部所致。颅外组织除颅骨本身外,自骨膜直至五官、口腔均对疼痛敏感;颅内组织只有静脉窦及其回流静脉、颅底硬脑以及脑底动脉对疼痛敏感,脑部其余组织均对痛觉不敏感。颅内痛觉经第Ⅴ、Ⅳ、Ⅹ对脑神经和第2~3对颈神经传导,颅外痛觉除上述神经外,尚可经交感神经传导。产生头痛的主要机理有:1、颅内外动脉的扩张(血管性头痛);2、颅内痛觉敏感组织被牵引或移位(牵引性头痛);3、颅内外感觉敏感组织发生炎症(例如脑膜刺激性头痛);4、颅外肌肉的收缩(紧张性或肌收缩性头痛);5、传导痛觉的颅神经和颈神经直接受损或发生炎症(神经炎性头痛);5、五官病变疼痛的扩散(牵涉性头痛)等。在发生上述头痛过程中有致痛的神经介质参与,如1、P物质——一种肽类神经递质,为十一肽。存在于脑和消化道,主要分布在神经组织的突触颗粒中,是一种引起肠道收缩的强促进剂和血管舒张剂。P物质能直接或间接通过促进谷氨酸等的释放参与痛觉传递,其镇痛作用是通过促进脑啡肽的释放引起。逆向电刺激感觉神经或经细传入纤维传出的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冲动可使外周端末稍释放P物质,引起该神经支配区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等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结合经络研究的新进展,P物质可能是经脉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广泛分布于脑内,在负责调节情绪的脑区比较丰富,同时在初级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及神经纤维上有较高表达;2、神经激肽A;
3、5羟色胺——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组织,5-羟色胺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刺激剂。在体内,5-羟色胺可以经单胺氧化酶催化成5-羟色醛以及5-羟吲哚乙酸而随尿液排出体外。5-羟色胺是一种能产生愉悦情绪的信使,几乎影响到大脑活动的每一个方面:从调节情绪、精力、记忆力到塑造人生观。5-HT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可能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5-HT含量及功能异常可能与精神病和偏头痛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
4、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甲状旁腺产生的三十七肽。起血管舒张剂作用。其基因与降钙素基因组成一个复杂的复合体,有精密的调控机制,在信使核糖核酸水平上使一个基因表达两种功能完全不同的多肽;5、血管活性肠肽——具有可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的作用,从肝动脉开始,对内脏血管具有较强的作用能力,但对股动脉则全无作用。对肠液的分泌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对胰腺的分泌其促进作用很弱,对胃液的分泌可起抑制作用;对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产生抑制作用。对血糖的增高作用较弱.能舒张血管,增加心脏输出,促进糖原分解,抑制胃液分泌,刺激肠液分泌和脂解作用;6、前列腺素——
1)对生殖系统作用:作用于下丘脑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增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释放,再刺激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分泌,从而使睾丸激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也能直接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前列腺素维持雄性生殖器官平滑肌收缩,被认为与射精作用有关;
2)对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不同的前列腺素对血管平滑肌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效应不同。前列腺素E和前列腺素F能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减少血流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3)对胃肠道的作用: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抑制胃酸分泌,防止强酸、强碱、无水酒精等对胃粘膜侵蚀,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对小肠、结肠、胰腺等也具有保护作用。还可刺激肠液分泌、肝胆汁分泌,以及胆囊肌收缩等;
4)对神经系统作用: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对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活动起调节作用,也有人认为,前列腺素本身即有神经递质作用;
5)对呼吸系统作用:前列腺素E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而前列腺素F相反,是支气管收缩剂;
6)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通过影响内分泌细胞内环腺苷酸水平,影响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如促使甲状腺素分泌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此外,精神因素也可引起头痛,可能与疼痛耐受阈值的降低有关。与任何疼痛一样,疼痛的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同一病人的头痛也可因当时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此外,一些疾病中的头痛,其产生机理也常非单一因素引起。如:高血压性头痛既有与血压直接有关的血管性头痛,也有与情绪紧张有关的肌收缩性头痛,而血压恢复正常后,后者并能得到缓解。
四、
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各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和病理上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的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的病变;而体表的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内传,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头为元神所居,“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之处,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脏之逆,均可导致头疼。中医中药治疗头疼的方法很多,例如白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川芎具有活血化淤、通络、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菊花清肝明目,可明显改善因风阳上扰引起的头痛
五、
(一)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
疼痛多较剧烈,多为深部的胀痛、炸裂样痛,常不同程度地伴有呕吐、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至生命体征的改变。
1、脑膜脑炎:
属脑膜刺激性头痛,颈项部也多疼痛,有脑膜刺激征。起病多较急骤,并有发热和脑脊液的阳性所见。 2、脑血管病: 1)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出血多有剧烈头痛,但不以头痛就诊。以头痛为主诉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因无偏瘫等神经系统局限体征,而被漏诊。本病多在用力或情绪激动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也具有脑膜刺激性头痛特点。病因多为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脑动脉硬化。2)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栓一般甚少头痛,但椎一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性头痛并不少见:
①头痛可因头位转动或直立位时诱发。
②头痛前后或同时多伴有其他脑干短暂性缺血症状,以眩晕最多见,其他可有闪辉暗点、黑朦、复视、口面麻木、耳内疼痛、视物变形等。
③可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如眼球震颤(患者头后仰转颈,使一侧椎动脉受压后更易出现)、一侧角膜反射或(和)咽反射的迟钝或消失、平衡障碍或阳性病理反射等。
④有明确病因,如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以及颈椎的增生、外伤或畸形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产生头痛的机制,可能因颅内供血不足,颅外血管代偿性扩张所致,因此,也具有血管性头痛特点。 3)脑动脉硬化:
系因脑部缺氧引起。头痛多伴神经衰弱表现,有高血压者则有高血压头痛特点,并有轻微神经系统损害体征,眼底和心脏等有动脉硬化征象和血脂增高等。 4)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患者如血压骤升而致脑部小动脉痉挛发生急性脑水肿时,可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而产生剧烈头痛,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出血、渗出等。多见于尿毒症和子痫等。
3、颅内肿物及颅内压增高:
包括脑瘤、脑脓肿、颅内血肿、囊肿(蛛网膜炎)、脑寄生虫等。一方面,肿物本身对颅内疼痛敏感组织的压迫、推移、可引起局部及邻近部位的头痛(牵引性头痛),如垂体瘤可产生双颞或眼球后胀痛,头痛呈进行性加重,并有神经系统局限体征;另一方面,80%的肿物患者有颅内压增高,全头部呈现胀痛、炸裂痛,缓慢发生者早期仅在晨起后发生(因平卧一夜后脑静脉郁血,颅内压更加增高),以后逐渐为持续性痛,在咳嗽、用力后因颅压突增,头痛加重,并有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精神症状、癫痫等。
4、低颅压综合征:
多发生于腰椎穿刺、颅脑损伤、手术或脑膜脑炎等之后以及严重脱水等情况下,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在70-80mm水柱以下,或完全不能流出。起坐后突发剧烈头痛,常伴恶心、呕吐、系因此时颅内压进一步下降,颅内疼痛敏感组织失去了脑脊液的托持而受到牵拉所致,故也属于牵引性头痛。平卧后头痛即迅速缓解。偶或有徐脉和血压升高。
5、癫痫性头痛:
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头痛呈剧烈搏动性痛或炸裂痛,发作和终止均较突然,为时数秒至数十分钟,偶可长达一天,发作频率不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眩晕、流涕、流泪、腹痛、意识障碍或恐怖不安等。 6、颅脑损伤后头痛:
颅脑损伤早期头痛与软组织损伤、脑水肿、颅内出血、血肿、感染等有关。后期的头痛相当多见,大多为衰弱表现,称为“外伤性神经症”或“脑外伤后综合症”。但很大一部分患者或并发或单独尚有其他头痛表现,机制也十分复杂。常见的有血管性头痛(包括各种类型的偏头痛类血管性头痛)、肌收缩头痛、颅表神经痛以及头皮疤痕引起的头痛等。系与局部血管、血管运动中枢、头皮、颈肌、颈神经根或头颈部各个神经分枝受损有关,有的则和并发的颈椎损伤所致的椎动脉短暂缺血等因素有关。少数头痛为外伤晚期并发症引起,如颅内血肿、外伤性脑蛛网膜炎、低颅压综合征、自发性气脑、癫痫性头痛以及晚发性脑脓肿、脑膜炎等。
(二)颅外头颈部病变引起的头痛
1、最重要和常见的为血管性头痛:
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低头、受热、用力、咳嗽等均可使头痛加重。检查可见颞动脉隆起,搏动增强,压迫后头痛可减轻。可分为两类: 1.1、偏头痛类:均呈急性复发性发作,并伴有一些特异症状。 (1)偏头痛:常在青春期发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因劳累、情绪因素、经期等诱发。典型者(眼型偏头痛)头痛发作前先有眼部先兆,如闪辉、黑朦、雾视、偏盲等,也可有面、舌、肢体麻木等,与颅内血管痉挛有关。约10-20分钟后,继以颅外血管扩张,出现一侧或双侧剧烈搏动性痛或胀痛,多伴有面色苍白、肢冷、嗜睡等,并可有情绪和行为等改变;(2)丛集性头痛:成年男性多见,发作时颅内外血管均有扩张,搏动性剧痛以一侧眶上眶周为主,伴有头痛侧流涕、鼻阻、颜面充血等,持续约半小时至2小时缓解,常在每天同一时间以同一形式多次发作,夜间也可发生。发作持续数周至2-3个月后,逐渐减少,减轻而停止。但间隔数周或数年后再次出现类似的丛集样发作。病因也未完全明了,有的可能和过敏反应、外伤、蝶腭神经节(由感觉神经纤维、副交感神经根和交感神经根组成,是人体最大的副交感神经节)或岩大浅神经病变有关。 (3)颈性偏头痛:与颈椎外伤或增生有关。症状类似偏头痛,但头痛同时伴有椎动脉痉挛产生的脑干缺血症状,如眩晕、耳内疼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发音障碍等,以及头痛侧上肢的麻木、疼痛、无力等颈胸神经根刺激症状。1.2、非偏头痛类:
无明显的发作性和特异的伴发症状。多为全身性疾患使颅内外血管扩张引起,如感染、中毒、高热、高血压、各种缺氧状态(脑供血不足、心肺功能不全、贫血、高原反应)以及低血糖等。
2、头颈部神经炎性头痛:
枕大神经、眶上神经和耳颞神经等,均可因受寒、感染或外伤引起头部神经的神经痛。三叉神经第一支也可因感染、受寒等,引起前头部持续性或伴发短暂加剧的发作痛,称三叉神经炎或症状性三叉神经痛。 3、头颈部皮肤、肌肉、颅骨病变引起的头痛:
3.1、头皮的急性感染、疖肿、颅骨肿瘤均可引起局部头痛。 3.2、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系因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所致,多为前头部、枕颈部或全头部持续性钝痛。病因大多为精神紧张或焦虑所致,也可继发于血管性头痛或五官病变的头痛,有时为头颈部肌炎、颈肌劳损或颈椎病所致。 4、五官及口腔病变引起的头痛:头痛是由原病灶部位的疼痛扩散而来,属“牵涉性头痛”。4.1.鼻部病变: (1)副鼻窦炎:头痛恒伴有鼻阻、流涕和局部压痛。除蝶窦炎头痛可在头内深部或球后外,其他多以病窦部位为主。头痛程度常和副鼻窦引流情况有关,故前额窦炎头痛多以晨起为重,久立后逐渐减轻,而上凳窦炎则反之。鼻中隔偏曲可因损及鼻甲,产生类似上颌窦为的头痛。
(2)鼻咽腔癌肿:典型者除头痛外,有鼻衄、脓涕、多发性颅神经麻痹和颈部淋巴结转移。 4.2.眼部病变: (1)屈光不正(远视、散光、老视)及眼肌平衡失调:头痛多为钝痛,可伴眼痛眼胀,阅读后加重,并可有阅读错行或成双行现象,久后可有神经衰弱表现。
(2)青光眼:疼痛以患眼为主扩及病侧前额,急性者常伴有呕吐、视力减退、角膜水肿、混浊等; (3)眼部急性感染:也常引起剧烈头痛,但局部征象明显,不易漏诊。 4.3.耳部病变:急性中耳炎、乳突炎可有严重耳痛并扩及一侧头痛,多呈搏动性。4.4.口腔病变:牙痛有时可扩及病侧面部疼痛。(三)头颈部以外躯体疾患引起的头痛
①非偏头痛类血管性头痛:②牵引性头痛:见于心功不全、肺气肿等,因颅内静脉郁血,引起轻度脑肿胀所致。③神经衰弱性头痛(神经衰弱综合征):多见于慢性感染(结核、肝炎、小儿肠寄生虫病等)和内分泌代谢疾患(甲亢、更年期等)。(四)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引起的头痛
临床上最常见的头痛原因是神经衰弱,但必须在排除上述各种器质性疾病并有明确的神经衰弱表现时,方能诊断。头痛可能与对疼痛的耐受阈降低有关,但有患者因血管功能失调或精神紧张,头痛具有血管性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的特点。焦虑症头痛多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表现。抑郁患者也常有头痛,抑郁症状反被忽略,应高度警惕。癔症的头痛多部位不定,性质多变,且有其他癔病表现,如发病的情绪因素以及躯体的其他种种不适等。有时也可出现急性头痛发作,症状夸张,常号哭、翻滚、呼叫,除有零乱的感觉障碍和双侧腱反射亢进外,体检及神经系统无其他异常。
六、
(一)偏头痛
止痛药:口服麦角胺咖啡因、肌注麦角新碱等。动脉硬化、心脑或末梢血管疾患以及妊娠者忌用麦角制剂。间歇期为防止发作可选用谷维素、心得安或苯噻啶,葛根片、川芎注射液、活血化瘀中药、静脉注射0.5%奴佛卡因等,也均有一定的疗效。对病程较长、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和颞动脉扩张明显的严重患者,也可酌情试行颞浅动脉结扎手术。(二)丛集性头痛
发作时可使用麦角制剂。间歇期也可试用上述药物,或用泼尼松30mg顿服。(三)颈性偏头痛
颈椎牵引,同时服用扩张血管药或活血化瘀中药,并治疗并存的颈胸神经根炎。亦可试用星状神经节封闭。保守治疗无效而症状严重者,可考虑作椎勾关节切除术。(四)肌收缩性头痛
按摩、热敷、电兴奋疗法以及服用安定、安宁片等肌肉松弛剂和镇静剂。也可在肌肉压痛点处用2%奴佛卡因1-2ml封闭。急性颈肌劳损引起者可用醋酸可的松1ml(加1%奴佛加因1-2ml)封闭。因颈椎增生或损伤引起者应加颈椎牵引,并加用颈托以巩固牵引疗效。(五)神经炎性头痛
除按神经炎原则治疗外,可在眶上切迹、“风池”穴等处多次用2%奴佛加因0.5-1ml封闭,或一次用无水酒精0.5ml封闭。口服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也对止痛有效。对颈椎增生引起的枕大神经痛应加用颈椎牵引。七、(—)偏头痛:
多见于女性,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发作,更有部分病人的头痛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典型发作前病人常常先有嗜睡、倦怠、忧郁感,并可能在眼前出现闪光、暗点还可出现面、唇、肢体麻木、失语等。这些先兆症状大约经过20-30分钟后消退,然后出现剧烈头痛,痛得好像钻子钻和针刺一样。这种头痛常常偏于一侧,常从眼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部扩展,也可遍及整个头部。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常在入睡后完全缓解。治疗: 1、口服葛根片、防风通圣丸; 2、柴胡12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白芷12克、杏仁10克、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山羊角(刮屑)20克、川芎6克、制川乌3克、白芷6克,水服,每日一剂。 4、萝卜汁(加少量冰片)滴鼻。 (二)高血压头痛:
这种头痛是高血压病人的常见症状。头痛常为深部搏动样钝痛,有时伴有头部紧压感。痛的部位常在额部和枕部。头痛程度常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治疗:
天麻钩藤饮:天麻10克、钩藤20克、夜交藤30克、石决明30克、炒山栀10克、黄芩10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益母草30克、寄生30克、茯神10克。 (三)头部器官及邻近组织病变所致的头痛又分为:眼源性头痛、耳拳性头痛、鼻或鼻窦炎症引起的头痛、齿源性头痛、颈锥病引起的头痛。
1、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羌活12克、防风12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白芷10克、藁本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龙胆草10克、蔓荆子10克、牛膝10克、茺蔚子10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生石决明30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苍术10克、楮实子10克、桂枝10克、菊花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耳拳性头痛:
耳部炎症引起的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葛根30克、菖蒲10克、龙胆草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木通10克、野菊花20克、蚤休10克、白芍12克、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鼻或鼻窦炎症引起的头痛:
用下列方剂治疗:辛夷12克、苍耳子10克、黄柏10克、桑叶15克、菊花15克、蔓荆子10克、露蜂房10克、菖蒲12克、白芷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4、齿源性头痛:
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引起的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银花10克、生地15克、玄参30克、砂仁6克、生石膏30克、细辛6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升麻20克、白芷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后下)、苍耳子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5、颈锥病引起的头痛:
服中药可以使疼痛缓解:鹿含草30克,仙灵脾30克,苁蓉12克,骨碎补10克,海桐皮2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木瓜15克,鸡血藤30克,茜草根10克,玄胡10克,郁金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四)三叉神经痛:
1、眼源性头痛:
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疼痛部位限于三叉神经痛分部区,疼痛呈突然阵发性闪电样剧痛,如刀割、钻刺、火烫一样。每次疼痛时间短,从数秒钟到数分钟,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可引起同侧肌肉抽搐、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症状。三叉神经痛可由说话、吃饭刷牙、洗脸、吹风等诱发,因而患者不敢说话、洗脸或吃东西。三叉神经痛呈周期性发作,病程初期发作较少、间歇期较长。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繁,间歇期短。三叉神经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玄参20克、延胡索6克、白芷10克、细辛6克、防风10克、牛膝12克、麦冬12克、三七3克,每日一剂。
②守宫(壁虎),文火炕干,研成细末,干燥消毒,分装密封备用,每次2克,一日三次,开水吞服,边服15日为一疗程。
③川芎12克,防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水蛭6克,姜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五)头颅外伤后慢性头痛:
患者有头颅外伤史。这种头痛多伴有头晕、乏力、失眠、易激动、思想不集中。在情绪紧张、用力、弯腰的时候,可使头痛加重。
治疗方剂:
①黄芪30克,当归10克,桑枝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全蝎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当归10克,白芍30克,土鳖虫10克,蜈蚣6克,磁石30克,夜交藤30克,琥珀粉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骨碎补10克,川断30克,菊花15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钓藤15克,血竭6克,延胡索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金匮正元堂健康服务连锁机构,整店输出,创业无门槛、零加盟费,全新康复理念,千年中医文化底蕴,敬请广大有志于从事健康产业的业界同仁来电来司洽谈!
用行动和诚信实践我们的的心灵誓言,对投资人、对员工、对广大患者、对社会,做到伟业共享,事业体合作模式,是我们起心动念的行动宗旨!不忽悠、不虚伪,只为大健康国家战略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