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我院举行的庆祝“中国医师节”暨首届全院医师大会上,我院大外科主任,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王志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以“医生怎样当”为命题,围绕“做人·医人·医病”寄语在场青年医师:修良好的品德是谓做人,获患者的信任是谓医人,行高超的医术即谓医病。并呼吁大家,希望有更多的同事加入进来,继续讨论“怎样当好医生”的这一命题。他说道,相信大家的智慧,相信大家的能力,我们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真知灼见,我们一定会成为更好的医生,医院也一医院!
全文如下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受医教科的委托,今天和大家共同讨论:“医生怎样当?”这个命题,说实话,本人也没有什么成熟的经验,下面所讲的实际上是多年来我院许许多多优秀医生的成功经验的归纳,或者是缩影,由于准备工作的仓促,会有很多不妥的地方,还请大家谅解。
医生怎样当?我把它归纳为六个字,“做人·医人·医病”。
先说做人,做人2字,是做医生的灵魂,而托起大写“人”的是:谦虚、包容、无私和有为,前三者是德,后者为才,德才兼备是一生的作业。记得是去年吧,新生儿科两位副主任闫启良和丁松峰,年龄资历均相当,可只有一人能当上主任,谁上呢?互不相让会出现什么局面,领导也有些担心,但很快答案就出来了,两人都非常的谦虚,彼此相让,最后松峰不但把自己神圣的一票投给了启良,也鼓励别人同样选择启良做主任,这件事曾引起轰动,两人谦虚无私的美德引起人们广泛的称颂。还有我们的毕临林主任几十年来工作、专业、科室多次变迁,他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工作的需要就是他的使命,这种宽广的胸怀,博大的包容既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使他当仁不让地成为我院的“一哥”。说起“有为”,不得不说肝胆的赵刚和胃肠的武德,两个年轻人,两位研究生,两年间实现腔镜外科腾飞的路上,随时可见他们的身影,是啊,就是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向人们阐述着怎样当医生的真谛。
再说医人,有人说能治好病就是好医生,可是别忘了,病字后面还有个“人”呢,病不会说什么,但人可是有思想的,病虽好了,但人并不见得认可你,正所谓医病先医人,医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让病人对你产生无限的信任,达此目地的办法就是沟通,怎样沟通呢?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我的办法不一定正确啊,一是首先要让形象、言谈、举止产生第一印象认可,跟谈恋爱一样。二是读懂对方心理,抓住他想听的,想要的,使他和你的思想产生共鸣,产生信任,才能做出把病和人都托付给你的决定。三是实施行为,这就要靠您的敬业精神了,如果前两个是精神征服的话,那后面就是行为征服了。你能倾听病人的陈述吗?你能对病情变化了如执掌吗?你能用肢体语言让病人感动吗?你能每天数次走进病房吗?如果你都做到了,那么好了,出院时不同的人会用同一种方式回报你,那就是人走了,心给你留下了,病好了他会笑,病不好了他会最大限度的宽容你。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记得那是年吧,一位老太太不慎摔伤头部昏迷住院,诊断为重度脑挫裂伤,那时候不像现在,没有重症监护室,病房里靠气管插管维持呼吸,6、7天来我几乎日夜不离病房,上颌窦炎犯了,发热输液,我让护士举着液体去看病人,物理降温,我亲自为病人家属做了一遍示范,与此同时,也与老太太的几个子女建立了很好的关系,突然有一天病情变化,需要气管切开,由于刺激气管,病人躁动,导致血管损伤,大出血死亡,事出突然,手足无措,这时候她的几个姑娘和女婿站出来说:这些天来主任对咱娘的关心象儿子一样,现在啥也别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老太医院,然后把老太太拉回家里再说,其实她儿子平时也和我关系挺好,只是性格暴躁,恐怕他失去理智。回家以后庄子大,嘴杂人多,看热闹的不嫌事大,这时候几个姐姐又来告诉我:你去一趟吧,我们保证你的安全,于是我请了当地的乡长和村里的书记一道去了他的家里,问候和悼念,儿子怎么也气不起来了,于是一场风波偃旗息鼓。信任是医患关系的升华,信任有多高,宽容就有多大。
最后我们谈谈“医病”,它包含2部分内容,就是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它是医人的基石和资本。马海花和王志波2位主任是这两方面的代表和楷模,当年心内科住了多病人,王志波几天几夜泡在透析室里。关于马海花主任的敬业,段院长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一个女人家抱着被子睡在办公室沙发上,不容易啊!
修良好的品德是谓做人,获患者的信任是谓医人,行高超的医术即谓医病,前述的事例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生活中我们众多的同事也正在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这样的结论。
关于怎样当医生的讨论今天就到这里吧,但这不是结束,希望更多的同事加入进来,继续我们怎样当好医生的这一命题的讨论,相信大家的智慧,相信大家的能力,我们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真知灼见,我们一定会成为更好的医生,医院也一医院!
摄影:李露露
撰稿:王志军
编辑:张刘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