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关爱健康堂”,再点击“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1、头痛,头晕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
3、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印堂穴位歌
印堂穴在两眉中,解毒清凉消肿功;头痛眩晕还鼻衄,失眠疔毒与惊风。
一按就灵:经常用食指或中指点按印堂穴大有裨益,可以改善面部气色、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小贴士:中医认为大脑为“清净之府’,清阳要升,浊阴宜降,因此若能经常按压印堂穴。可调和气血、升清降浊,起到清脑健神、舒心宁志、明目去皱、祛风通窍的作用。
按摩印堂穴的作用治疗眩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坐于其头后,用拇指从鼻子向额头方向推抹印堂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功效:治疗头痛、头晕眼花、眼睛疲劳、黑眼圈、额头皱纹、鼻塞、酒渣鼻、鼻窦炎等。治疗面肌痉挛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用中指螺纹面按于印堂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按后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感为度。功效:治疗感冒,血管性头痛,额窦炎,眶上神经痛,急、慢性鼻炎,鼻出血,鼻息肉,神经性呕吐,产后血晕,小儿惊风,而肌痉挛,面神经麻痹。
目痛:配攒竹穴、丝竹空穴、四白穴、太阳穴(《简易针灸疗法》)。鼻塞:配迎香穴、合谷穴、风府穴、鱼际穴(《针灸学简编》)。鼻渊: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谷穴(《类经图翼》)。鼻衄不止:配合谷穴、上星穴、百劳穴、风府穴、迎香穴、人中穴、京骨穴(《针灸大成》)。头痛:配太阳穴、风池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头重:配攒竹穴(《医学纲目》)。眩晕:配丝竹空穴、头维穴(《针灸医案集要》)。两眉角痛不已:配后溪穴、攒竹穴、阳白穴、合谷穴、头维穴(《针灸大全》)。舌尖生疔:配中指尖穴、颈百劳穴、承浆穴、少冲穴、少府穴(《刺疗捷法》)。中风不省人事:配中冲穴、百会穴、大敦穴、合谷穴(《针灸便用》)。角弓反张痧:配百会穴、天庭穴、唇中央穴、中脘穴、天拜骨穴(《痧惊合璧》)。产后血晕:配支沟穴、足三里穴(《简易针灸学》)。
对印堂色泽健康的人来说,也许并不需要用上面的方法,但你可以用中指的指腹推按印堂穴,这样可以活络经脉,增强自身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及呼吸道疾病。
事实正是如此,每日点按印堂穴,真的可以让健康印在你的脸上,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