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结束,高级餐厅还有哪些新打法?
疫情影响,业绩受挫,近期餐饮行业频频有各式新消息释出:
海底捞进军快餐行业,开出主打面食的“十八汆”餐厅
西贝重启快餐探索路,以“弓长张”品牌打造现炒下饭菜
喜茶也推出子品牌“喜小茶”,快速布局平价奶茶产品
……
不难发现,这些知名餐饮企业所推出的新品牌都在以更高的性价比和更低的客单价,抢占市场份额。
十八汆餐厅,图片来源:餐厅官微
有人将这些经营层面的策略调整,与前一阵呼声极高但又迟迟未来的“报复性消费”结合,并提出预测——餐饮业的消费降级潮要来了,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便是那些高级餐厅。
我们不禁要问,所谓的“消费降级潮”的确存在吗?高级餐厅们的日子又过得如何呢?它们都进行了哪些尝试与调整?
困局:收效甚微的外卖疫情期间,很多高级餐厅都开始进行外卖的尝试,但从结果看却收效甚微。主要的原因或许包括以下三项:
首先是就餐体验的大幅降低。高级餐厅的溢价构成多来自稀缺的食材、精致的呈现、雅致的环境与优质的服务,而外卖往往只能保留食材方面的优势,而其他的附加价值难以凸显。
食客发布的外卖菜品图让食材优势也难以凸显,图片来源:eleme
光与盐餐饮集团COO胡懿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厨房团队在外卖的选材与保温方面下足了功夫,但外卖能带来的收入仅是杯水车薪,做外卖宣传的意义大过挣钱。
集团旗下的餐厅菜品,图片来源:noblessechina
其次是难以提升的线上销量。当人们进入外卖平台后,心理的“锚定效应”便会开始影响点餐行为,产生对价格的隐性心理预期,而高级餐厅的外卖价格往往会大幅超过普通餐厅。
外卖平台的销量数据无疑是最直观的体现,以五大外卖城市之一的深圳为例,星级酒店旗下的高级餐厅,外卖月度销量鲜有超过单的,多数仅为单上下。
鲜有食客点单的高级餐厅外卖,图片来源:eleme
最后是外卖平台的高佣金。近期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针对高额佣金和独家经营等问题与美团外卖展开博弈,引发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