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武汉商贸国字

长江日报3月25日讯前不久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分组审议时,谈到武汉国资对华工科技的并购,将其称为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之举。

这个获业界盛赞的“基金并购校企上市公司第一单”,由武汉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主导设立的45亿元合伙企业基金实施协议收购。

3月17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武汉商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国说,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商贸集团积极抢抓部属高校校企改革政策契机,联合市属兄弟企业,已基本完成华工科技控股权收购工作。

武汉商贸集团是市委、市政府于年9月整合重组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及市属相关商贸物流资产及股权,组建成立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

年10月28日,武汉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履新”半年,武汉商贸集团一手抓重组,一手抓疫后重振。在一季度全力以赴保供应、保民生、稳物价,经营业绩受重创的情况下,拼杀二季度,经营快速回升,冲刺三季度,转负为正,决战四季度,大幅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1-2月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1.83%和%。与此同时,在谋划推进改革发展上放大招,领衔并购华工科技正是其中之一。

当前,武汉提出加快打造包括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在内的“五个中心”,作为本地商贸“国字号”领军企业,武汉商贸集团更是当仁不让。用王建国的话来说,“这是我们的主场,也是我们主业主责,我们必须发挥主力军作用!”

强链条:战略协同构建高水平全产业链

从源头直采、定制,到仓储、物流,再到销售、配送,还有为各个环节配套的金融服务,重组后的武汉商贸集团,几乎集齐了商贸物流产业链的每一环。

商业领域,从摩尔城、购物中心、电器专卖店到仓储超市、生鲜超市、社区超市、便利店,各种业态“一应俱全”。

物流领域,拥有专属长江岸线和趸船式码头,以华中冷链港、昆明冷链港为支点的冷链产业已经走向全国,同时在上海、长春等地建立了轿运基地。

金融、投资领域,已经搭建了自己的金融服务平台与产业投资体系,除期货、保险外,各类金融牌照齐全。

“环环相扣”之后,重点则是不断强化这条产业链,派生出更多附加值,同时向全国乃至全球延伸。

以并购华工科技为例,商贸集团此前已管理、培育11家上市公司,在集团总经理周凯看来,并购华工科技同样并非单纯投资行为,而是产融联动发展范例。

天风证券上市。

华工科技的激光打标业务本身就与商贸流通有很强的关联度,其激光技术将能够为各个环节赋能。同时,通过创新资本运作方式,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给华工科技后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战略协同”成为商贸集团强化产业链的关键词:以协同发展为着力点,探索商业零售企业在开店布局、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以协同项目为切入点,推动肉联食品、长江沙鸥、农超公司与商业零售企业合作,推进市融担公司、国创资本为系统内企业及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以协同供需为关键点,梳理集团内部存量资源,引导和激励权属企业聚焦集团主业,发挥资源优势,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业务协同。

“要加快推进集团内部资源专业化整合、业务市场化协作,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战略性有机协同,构建高水平的现代商贸物流全产业链体系。”王建国说。

树品牌:分兵突进擦亮“武汉商贸”名片

武汉商贸集团是主体及相关债项等级双AAA级企业。年11月12日,商贸集团成功发行第二期境外美元债,发行规模3亿美元,票面利率2.7%,期限为3年。这是疫后发行的武汉市属企业首单美元债券,也创下疫后湖北省企业美元债券最低发行收益率。

“在资本市场打出了‘武汉商贸’品牌,在境内外树立了品牌形象。”周凯如是评价。首秀之后,商贸集团乘胜追击,成功发行10亿元疫情防控债、5亿元永续中票和14亿元中期票据,构建起境内外多元化融资渠道和直融、间融双通道。

资本市场的“风光”来源于实体产业的坚实基础。武汉万吨打造“城市冰箱”运作新模式,构建了内外贸一体、产供销联动、储运深加工一站式的“互联网+冷链”现代冻品加工交易结算集散中心。目前,自有冷库容量达到60万吨,位居全国行业前列。粮油储备和副食储备公司,立足民生应急保供稳价的职能定位,政策性储备粮由2.3亿公斤提升至2.8亿公斤,猪肉储备经营量吨、清真牛肉吨、食糖吨,成为我市应对重大突发情况的民生保障“压舱石”和“稳定器”。

对于业已扬名立万的武商、中百,商贸集团为其赋予“实现突破重围、重现武汉商业辉煌”的使命。具体改革转型发展思路被概括为“中间突破,两头支撑”。“中间突破”即聚焦数字化转型,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两头支撑”的一头是打造买全国、卖全国的共享供应链体系,一头是构建智能化仓储物流体系。同时商贸集团将给与两家企业更多资源扶持,支持两家上市公司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差异化发展。

扛大旗:不惧竞争敢当新时代主力军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武商集团、中百集团全力以赴服务民生,承担起了全市防疫保供、稳定物价主渠道的作用。多家超市门店每天销售各类物资余吨,高峰时期承担了全市90%以上的生活物资供应。社区封闭管理期间,团购业务覆盖全市多个小区的一半以上,同时千方百计保障驻汉医疗队、医院、各级防疫指挥部、隔离酒店的物资供应,为打赢武汉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武汉商贸“国字号”成色再次得到检验。

重组成立的武汉商贸集团,身后背负疫后重振重担,前方面临多重严峻挑战,尤以商业零售板块为甚。

“疫情让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当前武汉商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增无减。”王建国说。

多年来,武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高速增长的市场前景,吸引了永旺、恒隆、新世界等百货巨头纷纷入驻,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7-11、永辉、苏宁等连锁业巨头竞相开店。反映在全市人均商业面积上,保守估计已接近4平方米,远超国际标准。一些巨头还通过多方渠道不断寻求对武商、中百的控制权。对此,武汉国资方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守住了国有控股股东地位。

武商、中百也不负众望,在与众多巨头的正面竞争中巩固强化了区域市场优势。武商持续保持了华中区奢侈品销售总量第一及化妆品、男女装业绩全国第一的市场地位;中百持续保持湖北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年中国超市百强中排第12名,比年前进2位。

经过充分研讨,商贸集团“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已经形成:突出商贸物流主业,以科技创新赋能、构建现代化全产业链体系、引领时尚新消费为着力点,打造主业突出、业态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中国一流商贸流通企业。

“武汉的商业精神是从不畏惧竞争、敢跟强手过招。”王建国说,商贸集团上下有决心和信心,巩固提升行业优势,加快改革创新,在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历史进程中扛起大旗,发挥主力军作用。

资产销售“双超千亿”,营收利润“双倍增”

■围绕一个中心

紧紧围绕我市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决策部署,构建全产业链商贸物流体系。

■实现“两双”目标

力争到“十四五”末,集团资产规模和销售规模实现“双超千亿”,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比“十三五”实现“双倍增”。

改革发展目标:新增3-5家上市公司;二级企业混改比例超过65%,三级企业混改比例超过95%;二级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聘用制和契约化管理比例超50%。

行业发展目标:主营业态在全国同行争先进位;百货业规模保持华中第一、全国前三;超市业线上销售比例实现翻两番,连锁超市自营比例提升至30%以上,保持中部领先,排名进入全国前五;冷链实现全产业链经营,保持全国领先。

■大力实施六大发展战略

聚焦数字化转型,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全国性商业零售服务商。

聚焦现代物流服务,实施智能化物流发展战略,打造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商。

聚焦回归商业本质,实施供应链管理创新战略,打造买全国、卖全国共享供应链体系。

聚焦产业协同,实施全产业链协同战略,提升集团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聚焦资本运作,实施产融一体化发展战略,助推商贸物流产业做大做强。

聚焦市场化导向,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战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着力强化六项保障能力

强化党建引领力

强化战略执行力

强化改革推动力

强化龙头带动力

强化项目支撑力

强化人才保障力

截至年末:

资产总额亿元

资产负债率60.72%

二级权属企业60家

员工人

商业经营网点个

营业面积万平方米

仓储面积86万平方米

高低温冷库容量60万吨

食用油罐15.5万吨

累计设立子基金46只,规模亿元

投资多个项目,投资额多亿元

年:

营业收入亿元

利润总额16亿元

商业销售规模亿元

金融服务规模68亿元

基金签约规模78亿元

中国企业强

中国服务业企业强

中国物流企业50强

AAAAA级物流服务企业

中国连锁百强

中国零售百强

湖北省企业强

武汉企业强

武汉服务企业强

武商集团:争做中国民族商业领袖企业

“年,整个零售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寒冬。年,武商的春天不会自己向我们走来,唯有迎难而上,主动去寻找春天,拥抱春天!”2月24日,武商集团召开年工作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军作了题为《春天在哪里》的讲话。

事实上,此前的春节黄金周,武商旗下各业务单元已是春意盎然。作为显性事件之一,“国广LV排长龙”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成为热议话题。

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国际广场一楼共有40多家国际名品(其他楼层正在升级改造),今年1—2月销售额比年同期增长93%,其中路易威登(LV)月度销售额过亿元。

武汉国际广场LV店,顾客排队进店选购。

“我们的初心是做中国民族商业领袖企业。”3月18日,陈军对长江日报记者说,“有人建议把‘领袖’换成‘领先’。我说,没有做领袖企业的想法,怎么能够领先?”

与这位掌舵人一样,武商拥有足够自信的资本:武汉国际广场囊括百余家国际名品,奢侈品销售总量位列华中第一;武商广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级百货,齐聚60多个国际顶尖化妆品品牌,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美妆中心,化妆、女装和男装销售全国第一,利润及坪效全国单店第一;世贸广场黄金珠宝零售额在全国百货业中位居榜首。

年10月30日,LV全球首展落户武商集团。

根据业绩预告,武商集团年预计盈利4.5亿元至6.5亿元。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武商市内35家超市门店在疫情期间服务全市3个小区的生活物资供应,提供10元特价蔬菜包80万份、国家储备冻猪肉2吨,配送各类套餐万份;武商超市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在整个疫情期间口罩不断货的商超。当年3月30日,武商市内购物中心率先开门营业,向世界展现武汉商业复苏。为帮助供应商纾困解难,武商在政府要求的“三免六减半”基础上主动加码,甚至延续到了今年上半年,对营业额未恢复到往年同期一半的商户,根据当月恢复程度的比例收取租金。以卡通尼乐园为例,租金仅按21%收取。

为加快疫后复苏,武商首推“集团化营销”。整合资源,先后开展多场集团化营销活动,创下服饰、鞋履等多个品类全国单场活动销售第一,有效拉动消费,提振全员士气,重塑市场信心,彰显了武商在全国的影响力。

为迎合消费变化,武商力推“夜经济”“市集经济”。旗下零售企业将消费场景向场外延伸,推出各具特色的夜间市集、天台餐吧,打造有趣好玩的网红打卡点,有效提升商圈聚客力。

武商集团夜经济。

为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武商不断提升“云逛武商”购物体验。以品牌联动、社群营销为手段,零售实体、电商公司双轮驱动,开发及优化购物小程序,推进直播带货。全年共开展各类直播近千场次,带货销售额突破1.5亿元。

在武商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武汉市内将构建商业“金三角”:武商MALL坚持做“精”为主线,加快升级改造,改造完毕后,约2万平方米的“武商里”将进驻武商MALL中心广场,这里将成为年轻人夜生活新标配,持续巩固“华中第一”商圈市场地位;隔江相望,武昌武珞路上,随着外墙脚手架逐步拆除,梦时代这一“全球体量第一”的超级商业综合体已露出雏形,梦时代项目按照做“新”要求,全方位打造中国商业全新标杆,年投入运营后,将重塑华中商业格局;众圆广场坚持做“实”为主线,全馆向“城市奥莱”转型,打造“家庭欢聚地”。

国内最大单体购物中心——武商梦时代项目效果图。

省内则以黄梅项目为样板,轻资产运营,打造一批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内的微型购物中心,形成武商微购连锁。同时,在襄阳自建一座15—20万平方米购物中心,辅以当地现有武商购物中心及超市的市场影响力,巩固襄阳市场绝对的领导地位。

年,武商实现了国际名品在武汉市场的从无到有;经过14年的潜心经营,武商加快推动了武汉商业接轨国际时尚的进程。今年,按照武商MALL提档升级改造计划,以业绩末位淘汰为原则,武商国际广场主动清退了数家销售额排名末位的国际品牌,以便为更高级数品牌的引进腾挪空间,其他奢侈品牌的合同续约工作也已如期完成。开云集团旗下珠宝品牌麒麟武汉首店已于春节前开业,月度销售额过千万元;罗杰·维维亚、加拿大鹅等多个品牌武汉首店也即将亮相国广一楼,其中包括深受武汉市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jiangshop.com/edyyl/13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