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患者从脾气暴躁到积极治疗,成为其肝细胞

白癜风食谱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91858.html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位患有“肝细胞癌”的中年男性患者。患者入院前1月因受凉后出现咳嗽,伴活动后胸闷,医院予以治疗后咳嗽稍减轻,到我院检查后确诊为肝细胞癌,遂行免疫治疗联合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治疗。治疗后患者目前病灶缩小80%,残留病灶肿瘤密度减低。

男,57岁

肝细胞癌

医院

年7月

免疫联合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治疗

长期治疗2年

病灶缩小80%,残留病灶肿瘤密度减低

一、初次面诊

还记得那年,病房收治了一位五十多岁的纵膈占位的患者林大叔,林大叔入院前1月因受凉后出现咳嗽,伴活动后胸闷,医院,胸部强化CT示:右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

医院予以静脉输液治疗,咳嗽稍减轻,但仍有咳嗽。此后林大叔感咳嗽加重,入院后怀疑恶性肿瘤,自己对所怀疑疾患不接受,脾气暴躁,每天给他输液治疗时,大发雷霆,不配合治疗,每次查房,我都会从疾病角度跟他深入交流,告诉他:“林大叔啊,疾病不可怕,很多恶性疾病通过系统治疗都可以缓解甚至治愈,加上家人无微不至的伺候,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定可以很快好起来的!”

行胸部CT示:1.右肺门淋巴结较前变化不大;2.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较前增大。病灶继续有进展趋势,建议积极活检明确诊断,林大叔开始还是打算一走了之,可以看出患者一家人感情很深,在我们多次劝说下患者也是顾虑重重接受了活检并开始走向新生的幸运之路。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检查,气管镜检查显示右主支气管至右肺中间段支气管隆起、狭窄,表面黏膜粗糙,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纵隔7区、4R、2R区探及低回声肿大淋巴结,淋巴结融合成片,内部可见少量血流信号影,于纵膈7区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纵膈淋巴结穿刺针吸活检术(EBUS-TBNA)。病理结果:纵膈7区淋巴结活检:(纵隔7区淋巴结,穿刺活检)见转移性腺癌,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胞浆丰富、嗜酸,免疫组化提示肝细胞癌可能。

PET-CT:1.右肺门及纵膈多发高代谢淋巴结,考虑恶性,建议结合病理。2.右侧上颌窦囊肿:双侧颈部多发稍高代谢淋巴结,考虑良性,随访。3.肺内散在纤维索条,双侧胸膜略厚。4.肝左叶边缘钙化灶,未见明显高代谢,必要时结合强化扫描,双肾囊肿,5.直肠下端条形高代谢,倾向炎症,患者完善治疗前检查,包括颅脑磁共振、腹盆腔CT,骨扫描等未发现有远处转移病灶,血液检查未见异常,血清鳞状细胞抗原明显增高,遂开始给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

上图为患者胸部CT图片,提示纵膈占位较前明显缩小

治疗2周期后疗效评价PR,患者明显症状减轻,而且治疗意向走向了既往相反的态度,非常配合医护工作,还经常去劝导其他情绪不好的病人,林大叔这样的一百八十度大拐弯的态度改变,也让我们非常欣慰也倍加有面,我们能通过高效的武器阻击敌人,得到肯定。4周期后疗效大PR,病程中出现I度肺炎,不排除免疫药物引起,给予激素等治疗,肺炎明显吸收,后续继续维持治疗至今,病情稳定。后续复查,看到林大叔的状态越来越好,我也非常欣慰,我们科的医护人员以及还在治疗中的病友们也常常念叨林大叔。

三、治疗效果

患者一线给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4周期后治疗疗效评价大PR(病灶缩小80%,残留病灶肿瘤密度减低),治疗副反应仅有I度肺炎,给予短期激素治疗后好转,此后继续维持两药联合治疗,耐受性好,监测肺部影像、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心肌酶学、皮疹等各个易于发生自身免疫损伤的器官系统未发现异常变化。

四、注意事项

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开始情绪不稳,悲观绝望,疾病无情,人间有爱,更可喜的是科学带来治疗的高效,为患者带来新生,治疗期间嘱咐患者注意要去可能引起相关的副反应症状的观察,如监测血压、注意皮肤黏膜出血等情况,整个过程未出现明显不适,高效低毒的药物不仅带来生存获益,也保证了好的生活质量。

五、个人感悟

从事医学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而且治疗过程会有更多对生命的感悟,我们在治愈患者时也是一段自我治愈的里程。尤其像林大叔这样个性鲜明的个体更会给我们从医道路留下涟漪,从开始对生命的绝望到自身从治疗带来获益而对生命的希冀并将这种能量继续传播给其他患者,用生命温暖生命。行医之路见证太多太多,对生命的渴望,感人至深的亲情,经济困窘淹没掉的生命,腰缠万贯买不来的一天一天,科学和哲学就这样互相交映,推动社会的进程。#肝细胞癌#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jiangshop.com/edywh/13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